“从哪里来,接种给谁”?直击电白区16000支新冠疫苗的“冷”运之旅

南方+ 记者

   6月22日《电白视窗》A04版。

6月22日《电白视窗》A04版。

随着一声喇叭响,他们开始忙碌了。

6月19日凌晨00:22,新一批1.6万剂新冠疫苗,顺利抵达电白区疾控中心。赖广昭 摄.JPG

6月19日凌晨00:22,新一批1.6万剂新冠疫苗,顺利抵达电白区疾控中心。赖广昭 摄.JPG

6月19日00:22,装载着新一批新冠疫苗的冷链运输车驶入电白区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大院,1.6万剂北京科兴中维疫苗将开启“入库、出库、运输、保存、接种”的“冷”运旅程。

“要开始接苗了”

电白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从冷链车上搬下一箱箱疫苗到冷库里。赖广昭 摄

“要开始接苗了。”车还没停稳,电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科科长崔江和同事们就已动了起来。从车上搬下一箱箱疫苗,再填表验收、登记信息,再到一箱箱搬入冷库,他们动作迅速,全过程只用了短短5分钟。

电白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刚到的新冠疫苗进行核查验收。赖广昭 摄

这些动作,他们已重复了无数遍。疫苗冷链管理员邓华健正在对新冠疫苗进行验收,检查疫苗的生物制品检验合格证、核对疫苗运输过程的温度监测记录、疫苗名称、生产企业、规格、批号、数量等信息,确保信息无误。

“常温下,疫苗在30分钟内都不会有影响,但也要和时间赛跑,确保疫苗的有效性。”他拿出手提电脑、扫码枪,在疫苗冷库内对储存在2℃-8℃冷链运输车内的疫苗进行扫码入库、扫码出库登记。

工作人员在冷库里穿上工作服,对储存在2℃-8℃冷链运输车内的疫苗进行扫码入库、扫码出库登记 。赖广昭 摄

这个码,就是监管码——每支疫苗的“电子身份证”。“疫苗入库时需要扫码入库,出库时扫码校验才能出库,直到疫苗接种前也要进行扫码校验后才能注射,确保每一支疫苗去向可溯源。”电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赖英林介绍,疫苗冷库都配有自动报警系统,一旦温度超出范围(2℃-8℃)系统便会自动报警并把故障信息发到冷库管理者的手机里。

疫苗分发都在深夜

01:00,开始分苗。邓华健和同事将到来的疫苗分装成23份装入已准备好的冷链恒温箱内,搬到正在冷库口等待的2辆疫苗冷链运输车上。“虽然疫苗分发都在深夜,但想到第二天可以保证接种点的正常工作,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工作人员将装有新冠疫苗的冷藏箱搬进疫苗医用恒温冰柜,核查新冠疫苗冷藏箱温度计上的温度,查看外包装是否有渗漏等情况,将疫苗摆放在冰柜架上,把疫苗信息录入系统。冯广利 摄

01:21,疫苗冷链车来到配送疫苗的第一站——电白区体育馆,电白区最大的疫苗临时接种点。工作人员赶紧将装有新冠疫苗的冷藏箱搬进疫苗医用恒温冰柜。现场,工作人员仔细核查新冠疫苗冷藏箱温度计上的温度,并查看外包装是否有渗漏等情况,将疫苗摆放在冰柜架上,把疫苗信息录入系统。记者注意到,接收疫苗时都要填写冷链运输单,包括疫苗名称、疫苗生产企业、批号等信息。

一苗一码,确保接种到每个人身上的疫苗都可以追溯来源。赖广昭 摄

据悉,当天配送到最远的黄岭接种点后,疫苗冷链运输车回到电白区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大院已是凌晨5点多,距离早上8点疫苗正式接种还有不到三个小时。

实现疫苗信息可溯源

6月19日早上08:00,电白区体育馆临时接种点现场,一名工作人员提着一个蓝色的大箱子在每个接种点间来回穿梭分发疫苗。

早上08:00,电白区体育馆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开打,现场繁忙而有序。赖广昭 摄

早上08:00,电白区体育馆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开打,现场繁忙而有序。赖广昭 摄

“她手里拿的是一个恒温箱,最底部是冰层区,有实时监测箱内温度功能,疫苗从医用恒温冰柜取出后,被直接放到恒温箱里,再送到接种护士面前的小恒温箱里,通过扫码确认后才能接种。”电白区人民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道。

医务人员将疫苗抽入针筒。冯广利 摄

“必须准确记录每支疫苗‘从哪里来,接种给谁’等信息。我们通过红光扫码录入电子管理系统,实现疫苗信息可溯源。”正在注射台工作的电白区中医院护士崔钰玲对记者说。

医务人员正在为接种人接种新冠疫苗。赖广昭 摄

时值此刻,一支灭活新冠疫苗在电白的“冷”运之旅顺利结束。目前,电白共有23个疫苗接种点(含1个大型临时接种点),截至6月19日,电白区共完成37批次新冠病毒疫苗,转运553603剂次,推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撰文】冯广利 杨金凤

编辑 魏楠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