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参天,郁郁葱葱。每天早上,迎着朝阳,在位于传统中轴线上的广州人民公园中就会响起悠扬的乐声,晨练的市民、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而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人民公园不仅是市民的“城市客厅”,还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记忆——它不仅为广州历史上最早的综合性公园,而且见证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
1924年“双十惨案”纪念日,警告商团大会在广州第一公园(即今人民公园)召开,这里也是创立时期的广州党组织与大革命时期广东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地。
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见证
第一公园旧址位于越秀区连新路8号,就是现在的人民公园。园址从元代至清均为历朝官衙所在地。民国十年(1921年)建成为向公众开放的公园,命名为“第一公园”。
历史上,人民公园是一个革命圣地:广州党组织的创立时期与大革命时期,人民公园就曾是广东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地,最著名的就是1924年10月10日的警告商团示威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团军、农团军首次与叛乱的商团军较量。
商团是旧中国商会在城市中组织的武装。广州商团成立于1911年,原来是广州商民维持社会治安、保护商家生命财产安全的自卫武装。1919年,英国汇丰银行广州分行买办陈廉伯和佛山地主陈恭绶分别窃取了商团正、副团长的职位,广州商团便开始演变为买办、大地主阶级支配的工具和帝国主义的附庸。
1924年,国共合作后,广州革命形势日益发展,使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极为恐惧。为了颠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权,英帝国主义一方面策动陈炯明叛变,另一方面就是策动广州商团公开武装叛乱,妄图建立一个“商人政府”。
孙中山及国民党左派在中国共产党和广大革命群众的支持下,对商团采取了强硬态度,拒绝了商团发还被扣枪械的无理要求,愤怒谴责英帝国主义勾结商团、破坏中国革命。
但是,正当革命政府准备对商团进一步采取断然措施之际,国民党右派的施压让事件发生了变化。汪精卫、胡汉民等国民党右派反对孙中山武力解决。在国民党右派的压力下,孙中山准予发还军械,并取消了对陈廉伯、陈恭绶的通缉。
在孙中山对商团妥协忍让之下,革命政府表面上一派太平景象,实际上,危机重重。
中共广州地委多次指出“革命政府妥协政策之非计”,同时发动各工农群众团体举行集会,发表通电,要求革命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平息商团反叛。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纪念日,中共广州地委呼吁改“双十庆祝节”为“双十警告节”,在广州第一公园召开警告商团大会,中共广州地委领导人谭平山被公推为大会主席,在会上阐述了这次警告大会的意义。周恩来以民族解放协会代表的身份严正警告一切妄图颠覆广州革命政权的反革命派,他号召广大革命群众“团结起来,冲出公园去向反革命派做示威运动!”
警告商团大会后列队游行,高呼“打倒商团,杀陈廉伯,拥护革命政府”等口号。当游行队伍途经西濠口时,遭埋伏该处的商团开枪射击,当场打死群众20多人,打伤数百人,酿成了骇人听闻的“双十惨案”。商团屠杀革命群众后,在西关构筑街垒,封锁市区,到处张贴标语,呼喊:“孙文下野”“反对国民党”“驱逐孙文”等反动口号,发动反革命武装叛乱。
惨案发生后,中共广州地委决定立即开展斗争,要求革命政府严惩商团祸首,解除商团军的武装;布置发动工、农、学等各界群众向广东革命政府请愿,提出具体要求,以推动国民党采取坚决的行动。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孙中山于11日下令镇压平定商团叛乱,组织革命委员会,自任会长,委派谭平山、廖仲恺等为全权委员,命鲍罗廷为顾问,领导平定商团叛乱的斗争。革命委员会下设临时军事指挥部,谭平山、周恩来、陈延年、阮啸仙、杨匏安、刘尔崧等共产党员参加了临时指挥部的工作,发动和组织广州工人、市郊农民配合革命政府镇压商团叛乱。
10月14日傍晚,广州的革命军队向商团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中共广州地委领导下的工团军和农团军共500多人参加了战斗,奉命攻击设于西瓜园的商团总部,击毙商团军数百人。15日凌晨,革命军队经数小时的激战,一举击溃了商团叛军,商团叛乱遂告平定,广州革命政府转危为安。
广东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地
人民公园还是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与大革命时期广东、广州党组织策划的许多重要活动发生地。
1924年3月8日,广州妇女2000多人在人民公园召开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大会,由何香凝担任大会主席。大会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争取妇女解放”等口号,要求劳动妇女有参与政治权与受教育权,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建立儿童保护法、革除童养媳制度、禁止蓄婢纳妾、废除娼妓制度等,会后举行示威游行。这是广州妇女首次庆祝三八妇女节,也是中国妇女纪念三八妇女节的开端。
随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广东逐渐成为大革命的中心。再以中共广州地委来领导广东党的工作,就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1924年10月中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共广州地方执行委员会改组为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又称“两广区委”、粤区委),周恩来任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2月20日,中共广东区委领导的“广东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大会在人民公园举行,有170多个群众团体的几万人参加。大会一致拥护孙中山提出的关于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主张。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人民公园成为工人赤卫队和起义军与敌军的一个战斗阵地,革命者的鲜血洒在公园大地,许多起义者的忠骸遍布公园门前。
人民公园位于广州传统中轴线上,广州起义路最北端,北面是广州市人民政府,南边是广州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的交汇广场,面积约4.46万平方米,是广州市的交通、旅游中心地点。这里原是元代主管司法的广东道肃政廉访司署,明代主管军务的都指挥司署、明末清初先后为南明绍武政权皇宫、平南王王府,后来成为清代广东巡抚署。
民国初期,广州还未有公园,1917年广州市政府在孙中山的建议下把官署改建为供民众同乐的休息娱乐场所。1925年,广州陆续建起其他公园,因该公园位于当时市中心,改名为中央公园。1966年改为人民公园至今。
1987年,越秀区人民政府曾在西侧的草坪上组建了鲁迅、渔家姑娘等六组雕塑,东西两边建成两座中国式的重檐四角攒尖顶的小亭,使公园融合了东方风格。1999年,广州市政府斥资改造人民公园,拆除人民公园所有围墙,将公园改建为广大市民的活动场所。
走过百年历史,作为红色故事见证之地的人民公园在今天已经成为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南方+记者】郭苏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