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进酒店会议室的时候,陶虹刚刚结束上一家媒体的采访。她穿着一条鹅黄色的连衣裙,戴着成套的宝蓝色珠宝。见我们进来,便笑着朝我们打招呼。下午三四点的室内略显昏暗,我们辗转着不同的角度寻找最好的光线,她款款走过来调整了自己的位置,“就这样吧,你们也方便。”于是从容地坐下,等待着第一个提问。理智、干脆、犀利,维持着她一贯给人的印象。
采写_本刊记者 邱致理 实习生 冯一纯
视频制作_本刊记者 钟俊豪
摄影_田阳
从获奖者到评选者“一个题材的大热是自然规律”
这次回到白玉兰,陶虹已经完成了一个身份上的转换。从获奖者到评选者,一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2019年播出的《小欢喜》中宋倩一角引发了超高的讨论度,不仅剧集爆红,也让陶虹一举拿下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奖。随后,她没有趁着热度进入下一个剧组,而是继续做制片人、监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低调的幕后工作。2019年,陶虹担任出品人的国漫《风语咒》获得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这也是对她第三重身份的有力肯定。
陶虹最近几年不算高产,综艺也很少上。看她接的本子,就知道她有自己的标准和判断。相比于合作班底,她更在意的是剧本好不好,故事吸不吸引人。这也让她的演艺生涯一直充满着亮色,首部主演的电影《黑眼睛》就获第18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随后的《空镜子》《春草》《红色》等更是奖项与收视齐飞,让她成为国内首位获得影视界六个奖项大满贯的女演员。在挑选剧本上,陶虹很有自己的原则,剧本和角色,哪一样她都不能丢掉,她不在乎演什么,但一定要有意义,“首先是整个故事好不好,然后这个角色在里面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它承担得好不好,或者它是不是真的有效。”面对自己喜欢的剧本时,她愿意抛开很多额外的考虑因素,哪怕是自己的身体可能无法应付的古装剧。
面对自己不擅长的部分,陶虹也直言不讳。几年前一档综艺节目上,短短十几分钟的短片《末代皇后》让大众发现了陶虹的导演才能,并热切地希望能看到她的导演作品,但她却迟迟没有迈出这一步。在生孩子之前,陶虹的确有过做导演的野心,但随着年岁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她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做导演非常累,事无巨细,不是说不能去做这件事,但这对于一个人的精力体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她直言,“不想给剧组的人添麻烦。”
谈及自己擅长的工作,陶虹又显得从容不迫起来,比如电视剧类的评委。因为之前已经有过其他奖项的评审经验,这次可以说是驾轻就熟。聊起评审的过程,陶虹甚至是有些兴奋的,她很乐于沉浸在观影的过程中,并为每一个演员的精彩表演而动容。但同时,她也没有忘记作为一个评委所必备的专业性,公平公正地按照奖项评选标准进行评判是第一要务。针对观众的部分质疑,陶虹耐心地解释道:“不同的奖项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只是按照白玉兰的标准进行。”
近两年的电视剧市场中,女性题材显得格外突出,本届白玉兰的最佳女主角也最终花落大热剧《三十而已》的主演童瑶。面对大家口中的“女性主义热潮”,陶虹却显得格外冷静。从影视剧市场的角度出发,陶虹认为相似题材电视剧的井喷式出现只能说明是一种自然规律,“市场缺一种题材电视剧的时候就会有人出来喊,等到一定程度变多了就又会出来喊别的,我并不觉得是宽容度来造成的影响,我觉得它其实是真正的市场需求问题。”虽然听上去有些残酷,但纵观电视剧市场题材走向,这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陶虹也同时对当前电视剧市场创作者与观众的关系表示了肯定,“现在我觉得大家已经开始各个方面都愿意发声来表达,这个表达其实就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素材,它表达得越丰富,角度越多,可能被挖掘到的机会就越多。当有些人能够表达出来的时候,你看到了,它就可能会成为一个文艺作品。”
不是宋倩式母亲“高考只是人生
九九八十一难的其一而已”
除了演员的职业,陶虹的另一重身份——母亲,总是被她低调呵护在幕后。有自己塑造的经典母亲角色“宋倩”做参照,陶虹在说起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时却笑说“她没资格得到宋老师那样的待遇”。言语间能感觉到,陶虹和女儿的关系是亦师亦友的模式。生活中她希望让女儿自由健康地成长,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天赋,但这并不代表她对女儿没有要求。她不会像宋老师一样事无巨细地检查女儿的功课和作业,只是提醒她“完不成自己的任务会有人找你的麻烦”。培养女儿独自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陶虹最看重的。
关于育儿的方法,陶虹也在一步步摸索,但她不太想去纠结对错,“谁说你必须有对和错两个标准,其实经常有更多的方式。这条路走不成,那条路行不行呢,有没有可能走那条路?”重要的不是哪种方式正确,而是和孩子一起面对成长中问题的勇气。关于这两年热播的社会育儿题材电视剧,陶虹表示还没有机会和隔壁《小舍得》的佟大为(同为本届白玉兰评委)交流心得,但她认为这是在对我国整体教育体制的探讨,每一代人都是实验先锋,或许经历了几代人的变化能总结出一些经验,但归根结底,每一段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日后回忆的资本。
采访当天恰逢高考日。陶虹吐槽自己的朋友高考都过去十几年了,还在关注今年考试题是什么,“这是留下了多大的阴影!”陶虹发出爽朗的笑声。这样的人生大事上,陶虹也用过来人的身份规劝年轻人,不要把结果看得太过重要。从最初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到今天的影后,陶虹从没想过会走上和少女时代截然不同的职业道路。人生道路很长,高考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开始,谁也说不准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放平心态,“考得上考不上,未来都会在那等着你,千万别把自己给吓着了。”
南都娱乐×陶虹
“奖项有不一样的标准,
结果就会不一样”
谈白玉兰:
主旋律题材受到年轻人喜欢,
是因为在讲述传奇
南都娱乐:昨天红毯上佟大为说要跟所有评委一起开会什么的,你们碰在一起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评委和评委之间会讨论些什么东西?
陶虹: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整个电视节本身的评奖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这个奖是怎么评出来的,后面要做什么工作,前期做了什么工作,先了解透了。因为无论是电影节还是电视节,只要是节它都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对吧?对我来讲什么是最重要的、白玉兰的标准是什么,大家先把这些讨论清楚以后,我们再来评奖。有的人说为什么不给谁得奖,因为标准不一样,他为什么在那儿可以在这儿不得奖,是因为它们有不一样的标准,结果就会不一样。
南都娱乐:今年咱们说所谓视后的竞争尤为激烈,其中也包含了偏向于女性题材的《三十而已》,你自己选剧本时会不会也更偏向这一方面的题材?
陶虹:其实我没有特别的偏好,因为我是觉得无论什么题材,它都有一个深入角度的问题。如果它的角度特别有趣,无论什么题材都可以写得很好。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没有一定要演什么。如果一定要说我有什么偏好,我可能会更偏重于现代题材。现在相对来讲我对古装戏会有一点负担,因为我觉得主要是身体原因,古装戏其实是对体能要求更高一些。
南都娱乐:这两年女性题材在市场上有一个增量,包括大家对中年女星的审美也在回归,你会觉得市场相比之前对女演员变得宽容了吗?
陶虹:我觉得首先它是一个自然规律,缺的时候就有人喊对吧?喊完了以后它就开始成长,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可能到一定程度又会变得太多了,太多了以后就开始缺别的又开始喊,然后别的又开始起来,基本上是客观规律。然后我并不觉得是宽容度造成的影响,它其实是真正的市场需求问题。还有一点挺好的,为什么会出来讨论了?还是因为有更多的时间去看了,说明现在很多女性也是因为这个,开始有更多的自我时间,想去看想去做自己的,所以还是有推动性的。
南都娱乐:这次白玉兰入围的作品中,还有类似像《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这些特别受年轻人的喜爱,大家之前可能觉得老一辈会产生更多的共鸣,但是像现在在网上引起的反响来说,年轻人对它们也有非常多的关注。你觉得它在艺术造诣上是如何跟年轻人达到一种同步的?
陶虹:过去人看这个东西是对自己过往经历的一个回顾,所以他特别有那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其实现在的人再去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它已经是传奇了,它跟你看的所有仙侠剧一样,对你来讲它就是不可思议的,对吧?从现代史这个角度讲,你重新看到这些人怎么一步步地改变中国,真的是非常伟大的。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孩子能够重新看这个,他不再带着排斥心,说这个事跟我没关系,他带着非常客观的(态度)来看待那段历史的时候,他会发现就是会被打动,那段历史就是很动人,就是很波澜壮阔。
谈女儿:
宋老师女儿那种待遇,
她是没有资格得到的
南都娱乐:你在生活中会给像宋老师一样,给女儿很大的压力吗?
陶虹:我也会给她压力,但是我不会像宋老师那样的,宋老师多全心全意,我首先就做不到,自己还要跑到外地去工作,做评委看片子看了多长时间了,顾不上对吧?所以,宋老师女儿那种待遇,她是没有资格得到的,所以她可能还挺庆幸的。
南都娱乐:那是顺其自然的风格?
陶虹:也不能说顺其自然,我是觉得属于密切关注、及时讨论。其实孩子到了这个年纪,十几岁就开始敏感了。我们再大一点,等你们都有孩子的时候,你再回头看看,我当年其实也蛮难沟通的,原来我们那个时候也刺头过,想想自己十几岁时,我就发现其实当年也挺各色的,当年也给我爸妈出了不少难题的,那个时候你就会知道,其实没有爸妈是容易的,对吧?
南都娱乐:所以你也是一直在自己的环境中摸索教育方法。
陶虹:是的,我也一样,有的时候发现这样行、这样不行,最重要的是我觉得你勇于做这件事儿,我跟我的孩子也会说,关键在于你敢不敢去解决问题,你去解决了解决不好也没关系,至少知道这条路走不通对吧?谁说你必须有对和错两个标准,这条路走不成,那条路行不行呢,有没有可能走那条路?如果我们可以这样开放性地对待每一道题,也可以将来这样开放性地对待你的人生,对吧?我是觉得现在无处不在地看到,上一波成长的孩子总是在做选择题,他不敢试,他怕错了。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老师让我做一题,我因为之前缺课,他教的那个方程式我没学过,但是我做出了正确的结果,结果是对的,可老师一定说错了,因为我都没用那个公式。我心里就会不服气,但是我有什么好不服气的?我虽然做对了,但你没有学会那个公式,你这个学期该完成的任务没完成。但是那时候我可不这么想,孩子的想法都比较单一,在我心中只有对和错两件事情。
南都娱乐: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必备的一个能力是什么?
陶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你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求人来跟你一起解决,也叫你独立解决问题。你懂得让别人帮助你对吧?你怎样求助,这都是你自己的能力。但是如果你总说我不会解救扔在那了,就麻烦了。
南都娱乐:你出来工作的时候会有人盯她作业吗?
陶虹:基本没人。反正我觉得到她这个岁数了,她应该知道什么是她的事儿,什么是我的事儿,她的事儿完成不好,那就会有人找她麻烦。我的事完成不好就有人找我麻烦,不都是这道理嘛。
南都娱乐:你应该不是个鸡血妈妈,容易焦虑发脾气的那种。
陶虹:其实就是你每次发脾气,都要问问自己为什么发脾气,你也让她知道你为什么发脾气,要不然彼此都是在错误的理解中互相对抗,这是特别得不偿失的一件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