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荐我读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家长必读这本书

松湖阅读起跑线
+ 订阅

分享,从你开始

阅读,从我开始

你荐我读——第四十九期

推荐书籍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推荐人

小凌老师,松湖阅读起跑线阅读推广人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亲子之间有效沟通的工具书,也是一本提升教师与孩子之间有效互动的手册,书中的道理浅显易懂,书中的操作指引也是非常实用。我们并不是圣人,很多时候,我们的做法都欠妥,我们都想成为孩子的朋友,都想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想建立一个舒服的亲子关系,可有时候,我们往往手足无措,面对大吼大叫的孩子,面对喜欢发脾气的孩子,面对不想和我们沟通的孩子,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我们可能最多选择的就是自己本能的应对方式,有时候效果往往不佳,甚至造成恶性循环,可能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破坏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这个时候何不妨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认真地领悟其中的奥秘,练习书中的操作指引,努力改善亲子关系,真正的从倾听开始学起,相信你一定有所收获。

很多爸爸妈妈

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叫孩子刷牙、吃饭、做作业

孩子都会不想做或不情愿地做

这时爸爸妈妈总会说上一句“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这样更会引起和激发孩子逆反和排斥心理

这时该怎么办呢?

今天小凌老师就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美国家庭教育十大畅销书之一

销售300多万册,被译为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

长踞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出版20多年长销不衰

美国最著名的亲子教育书系作者送给

中国父母的最好礼物——爱的技巧和训练

推荐书籍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内容介绍

“阅读本书的经历,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 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说?”“怎么听?”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你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

这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

一段段真切的对话、妙趣横生的漫画和练习

把万千家庭中时常上演的情节和场景展现出来

引发读者强烈共鸣

凌宇老师也写下了她的阅读感想!

附推荐人阅读感想:

一、学会理解、接纳、说出孩子的内心感受

我们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都有各自真实的感受,没有对错之分。不管是好的感受还是不好的感受,我们都要学会共情。在我们难过或者收到伤害时,可能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看法,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够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们内心的伤痛,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多说一说心中的困扰,我们会感觉好很多。同理,对于孩子,我们也要学会提供给幼儿同样的机会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我们要做到全神贯注地倾听,必要的时候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对于一些不能够说出自己感受的孩子,有时候涂鸦、画画也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可能有的时候,这个方法不一定受用,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变通,自己探索一种最适合孩子的方式,比如,有的孩子适合运动进行调节,那不妨给孩子买一些拳击沙袋之类的东西,但切记,我们一定要陪在孩子身边,让孩子知道即使是最极端愤怒的感受也是被接纳和理解的。

二、鼓励孩子和我们合作

这里,本书中提到了五个技巧: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问题;提示;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说出你的感受;写便条。我们看到了一些问题,有时候很难不参杂个人情绪进行批评,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够稍微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客观的描述我们所看见的,给孩子时间,也许孩子自己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需要注意,在描述问题的时候,不要加上“你”字,因为加上之后,会让人觉得被埋怨,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避免唠叨,一件事情用最简洁的语言说一遍就可以了,我们有时候会发现不停唠叨一个事情,效果反而不好。而对于我们不接纳的事情,如实的说出我们的感受,让孩子知道比发脾气要好很多。我们在工作中,有时候为了和同事更好的沟通,我们会选择留便条,其实,和孩子沟通,有时候,留便条也是一种比较积极有效的方式。

三、代替惩罚的方法

我觉得这个章节讲的内容,对我触动挺大的,有的时候,孩子乱发脾气,我们讲了很多遍的事情,孩子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可能看过一些相关处理方式的家长或者老师会选择漠视,不去注意孩子的这一行为,以期待其能够有所改变,但这种方法并不是在很多时候都适用的。

本书中提到的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请孩子帮忙;明确表达强烈的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表明你的期望;提供选择;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采取行动;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惩罚孩子是最无能的方式。可有的时候,作为老师,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的某些行为触碰了我们的底线;作为家长,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某些行为真的让我们怒发冲冠!这种时候,我们能够做到不惩罚吗?吉诺特博士说过: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会发现,让孩子成为你的帮手远比训斥效果更好。但一定要记住,在我们有不良情绪的时候,是不利于解决问题的,我们要等到自己情绪稍微平静一些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对孩子的人格进行攻击。解决问题这里提到了五个步骤: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办法;不带任何评论的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

四、鼓励孩子自立

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的人?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让他们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让他们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

书中给出的鼓励孩子自立的六个技巧: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尊重孩子的努力;不问太多问题;别急着告诉答案;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别毁掉孩子的希望。

给孩子提供可供选择的机会,但是这个选择一定要合情合理,能够让孩子作出自己的选择。扪心自问,包括我们自己,可能都不喜欢唠叨的父母,如果我们想要让孩子和我们更好的沟通,就少问孩子问题,更多的用爱去关心他,他可能更加愿意和我们进行沟通。对于孩子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在“十万个为什么”的年龄,我们最好不要急着给出幼儿答案,而是要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注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真正懂得尊重孩子。

更多鼓励幼儿自立的方法:让孩子拥有自己的身体;不要在细节水暖工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不管孩子多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他们;让别人自己去问孩子问题;尊重孩子偶尔出现的“没准备好”;谨防说太多的“不”。

本书中同样介绍了代替说“不”的方法:提示;接纳感受;描述问题;有可能的话,用“是”代替“不”;给自己时间想想。

五、学会赞赏孩子

我们都会赞赏孩子,但有的时候,赞赏的方法并不得当。成人用赞赏的语气描述他所看到和他所感受到的,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赞赏要说出细节,做一个有心人,孩子在听到这样的描述后,就能够赞赏自己。

六、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六个技巧: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以身作则;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七、融会贯通

在我们学习了书中的技巧之后,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彼此相爱,让自己快乐,也让我们所爱的人快乐;生活中不再互相指责和抱怨;体谅他人的感受;用正面的语言表达愤怒和烦躁;尊重孩子的需要,尊重自己的需要;让孩子成为有爱心、负责人的人。

在阅读完这本书并做了上述整理之后

凌宇发现这本书中提到的技巧

不仅仅适用于我们和孩子之间

同理如果我们学会了这些技巧

那我们的人际关系会较之前改善很多

这些方法和道理同样适用于成人间的交流沟通

强烈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非常实用

希望我们都能拥有一份不挣扎、不纠结

最舒服的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

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思想

可以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充实增进亲情

可以塑造孩子们多彩的人生

希望这本书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因为它充满教育的力量!

体验向他人荐书的乐趣

分享着阅读的一切美好

“你荐我读”栏目等你来推荐!

荐书栏目——你荐我读

书目类型不限

参与方式

(一)微信添加“松山湖文联”微信号“ssl-1373238003”,编辑信息“书籍名称+推荐理由+阅读建议+推荐人简介(PS:推荐者可以同时推荐多本图书)”发送至微信号,添加微信的时候请注明:书目推荐。

(二)接收后,每周会把所接收到的书目信息集中到下周进行整合推送。素材、图片: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起跑线活动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期待!

“松湖阅读起跑线”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系列性主题阅读推广活动,计划跨度一年(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期间开展系列活动和跟踪服务。在各位阅读推广人和种子老师的帮助下,致力传递科学的阅读观念,让孩子们在早期阅读中获益一生。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