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医保参保率98%以上 医疗保障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南方都市报
+ 订阅

6月18日,惠州新闻发布厅医保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惠州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35.79万人,参保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为了助力惠州疫情防控,医保部门支持专项资金5.37亿元保障疫苗接种。

全市435.79万人参保  医疗保障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在发布会上,惠州市医疗保障局局长赖蓉首先介绍了惠州医保局从去年至今所取得的成就。截至2020年底,惠州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35.79万人,参保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

和参保率相对应,惠州的医疗保障水平在全省位居前列。职工医保住院政策内报销比例达95%,不设最高支付限额,门诊报销比例为55%-80%;居民医保住院政策内报销比例平均为85%,年度最高支付限额50万元,门诊报销比例为75%。大病二次补偿起付线为1万元,报销比例达95%。通过调整报销标准和取消限额,提高了门诊产前检查、“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地中海贫血”等部分病种待遇水平。

为了发挥医疗救助兜底功能,困难群众就医实现“零负担”,惠州还构筑了具有惠州特色的医疗救助体系,强化兜底保障,困难人员按政策就医实现“零负担”,无需申请、无需提交材料、无需等待审批、无需垫付资金,享受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零跑腿”。2020年,全市资助困难人员参保人数达8.33万人,资助参保资金达2374.08万元;全市医疗救助28.06万人次,救助金额达8262.59万元。

专项资金5.37亿元保障疫苗接种  助力惠州疫情防控

惠州市医疗保障局局长赖蓉介绍,针对疫情防控,惠州市医保局按照全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部署,筑牢疫情防控医疗保障网。

在日常工作上,首先就是做好新冠肺炎特殊医疗保障。2020年,医保基金支付新冠肺炎医疗费用3492万元,建立医疗费用预付“绿色通道”,累计向惠州市医疗机构预拨医保基金5.96亿元,缓解医疗机构运行压力;今年,提前上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专项资金5.37亿元,实现“钱等疫苗”,保障疫苗免费接种。

与此同时继续执行去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台的医保费“减缓免”政策,在去年为惠州市9.95万户企业减轻负担5.32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企业的负担。

针对目前大量进行的核酸检测,医保部门及时制定检测服务价格,组织各医疗机构参加核酸与抗体检测试剂集中采购,大幅度降低采购费用,目前惠州市核酸检测费用为单检50元/项(不含试剂),混检20元/项(含试剂),为常态化防控疫情节约财政资金。

超过64万人参与“惠医保”  已完成赔付4074笔

名医保参保人因病转往市外住院治疗,共花费49.88万元,医保基金报销35.64万元后,个人仍需承担14.24万元,由于参加了“惠医保”项目,额外又获得报销6.77万元,最终减轻患者近一半的费用负担。这个案例就是“惠医保”对参保患者实实在在的保障

作为由市医疗保障局等四个政府部门指导惠州市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具有惠州特色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惠医保”2020年12月底正式推出。推出第一年至今累计参保人数达到64.7万人,4月起开始接受参保人理赔,截至5月31日已完成赔付4074笔,赔付金额1790万元。

惠州市医保局副局长陈启虎介绍,由于参保“惠医保”唯一条件就是参保惠州基本医保,无年龄、既往症等限制,普惠作用明显。与此同时参保人达到“惠医保”报销条件后,在享受基本医保待遇的基础上再获报销,重点报销医保目录内个人负担费用以及医保目录外的合规自费医疗费用,增加了保障层次,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医疗保障

与此同时由于“惠医保”对6周岁以下儿童、各类罕见病及其他特定疾病患者、中医药“治未病”、失能患者护理等进行附加保障,也有效的满足人民群众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保障需求。

药品集中采购破解药价虚高  累计降费7.06亿元减轻患者负担

惠州市医保局副局长陈本坚介绍,从2019年初惠州医保局推动药品集中采购到今年5月,两年半时间,全市医疗机构采购药品累计降费7.06亿元。其中,2019年节约4390万元、2020年节约3.72亿元,今年1-5月节约2.90亿元由于公立医疗机构已取消药品加成,这些节省的药品采购费用直接转化为老百姓少掏的药费和医院控制成本增加的效益,医保基金支付压力随之减少。

理顺医疗服务价格 让市民就医更实惠

医疗服务价格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陈本坚介绍,在确保不增加群众医疗负担的前提下,惠州医保局在全省率先启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针对儿科建设,调整了295项涉及儿科的医疗服务项目,预计每年可增加收入4732万元,引导医疗机构加强儿科建设。与此同时还调整了126项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是目前全省唯一全面覆盖中医126个项目实现“同级同价”的地级市。

陈本坚副局长还介绍,由于惠州因历年基层综改、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形成了7个县(区)三级医疗机构存在9个价区的状况。在省医保局的指导下,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经过成本监审、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法定程序,按照“有升有降、总休平衡”,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对414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整合,其中上调体现医疗服务人员技术价值项目355项、下调CT、MR等检查检验项目59项,调增总金额为8661万元,实现全市同级同价、同等级同支付目标。

采写:南都记者 李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