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有数|从传统餐饮门店“出走”,夏日小龙虾有了“新阵地”

南方产业智库
+ 订阅

又到夏日小龙虾消费季,今年有了2020欧洲杯加持,市场格外旺。

6月11日—15日,本来生活网上小龙虾产品的销售量环比上涨了20%,销售额上涨27%,成为夏日里备受欢迎的人气商品。

南方+记者在广州走访了解到,受疫情防控影响,线上销售赶超传统餐饮门店,例如一些社区生鲜微信购物群中,麻辣、蒜香口味的小龙虾半成品搭配啤酒饮料。

“最近很多人下单买小龙虾加饮料,看世界杯球赛时吃宵夜最合适,”一购物群群主如是说。

门店交易额下滑,产值同比下降25%

6月12日,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联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共同编制的发布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小龙虾养殖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再创新高;加工业保持稳步发展。

但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约为2220亿元,同比下降25%。据估算,去年4—8月,全国小龙虾餐饮门店的交易额同比减少了20%-30%。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国多地餐饮门店小龙虾销售仍未恢复至疫情前“凭小龙虾就能带火一条街”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几年发展,小龙虾对餐饮业的渗透力却在逐渐加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味小龙虾产品大量进入快餐、中餐和夜宵店铺,成为店铺中的一道热门菜;二是小龙虾与其他品类产品结合,衍生出各种创新产品,如虾仁汉堡、虾仁披萨、小龙虾火锅、虾尾盖浇饭等。

小龙虾已从现象级IP逐步发展成一个成熟的IP。

餐饮业菜式的创新,推动了小龙虾产品的广泛应用,也为小龙虾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电商平台、短视频直播二分天下

线上消费正在反超餐饮门店,成为小龙虾的新阵地。

《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非接触式购物模式因安全、高效的购物体验受到消费者欢迎。如江西省鄱阳湖小龙虾线上销售量约3.5万吨,比2019年翻了一番。

业者分析指出,线上消费目前有两种模式:一是传统生鲜电商平台,如阿里、京东、苏宁、本来生活等大型电商平台,通过建立直采基地,在全国布局前置仓,可以为用户提供快捷的配送服务。

另一种是以短视频、直播电商、私域流量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电商快速介入,如2020年4月1日罗永浩直播首秀卖出250吨小龙虾;4月6日央视主持人朱广权搭档头部主播李佳琦,1.25万份小龙虾被秒杀。

“网红小镇”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高峰期每天通过直播卖出小龙虾尾200吨左右。

今年“抖音618好物节”期间,潜江小龙虾以区域品牌形象入驻,罗永浩、胡海泉、涂磊等明星带货达人和135位生鲜行业达人,陆续通过各自的直播间,将来自潜江的小龙虾推介给平台用户。

这些新媒体渠道的介入,丰富了小龙虾销售渠道,形成了仓库直播、塘口报价等新的销售形式。

公共品牌爆发,潜江、盱眙争夺“小龙虾一哥”

近年来,各地纷纷重视小龙虾品牌建设,尤其是重视覆盖面广、带动作用更强的区域公共品牌建设。

来自《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是小龙虾公共品牌建设的爆发期,全年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个(襄阳小龙虾、开江小龙虾、华容小龙虾、君山小龙虾、马家荡小龙虾、雁江中和小龙虾、含山龙虾、共青城龙虾、兴化小龙虾),全国区域公共品牌(包括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累计达到21个。其中,湖北、安徽、湖南、江苏四省均4个,江西、四川两省2个,山东省1个。据测算,2020年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覆盖的小龙虾产量约占小龙虾全部产量的36.04%。

此外,潜江龙虾和盱眙龙虾继续位列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前二。据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2020年潜江龙虾品牌价值为227.9亿元;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发布,2020年盱眙龙虾品牌价值为203.92亿元。

【记者】李劼

编辑 马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