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将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更富内涵和活力的品质文化之都,塑造与湾区都市地位相匹配的文化优势。其中,在加快构建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明确要求要办好茶山茶园游会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东莞将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力争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东莞全市宣传文化战线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为东莞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舆论支持和精神文化支撑。其中,茶山镇表现十分突出,硕果累累。
去年,茶山共取得各类重要荣誉67项,其中国家级荣誉11项、省级荣誉17项、市级荣誉39项。其中,成功推动茶山获省推荐复评全国文明镇、南社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南社村志》作为全省唯一入选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原创音乐作品《幸福的哭嫁》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八届群星奖等。
茶山积极联动线上线下,为广大群众提供“云上系列”展览、文体培训、非遗展示、文明实践、特色文旅活动、百姓宣讲等公共惠民服务近2700场次,服务群众近114万人次,有关经验做法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核心期刊收录。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茶山“追梦”百姓宣讲团获推荐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有关做法获省委宣传部讲师团点赞,表示“茶山走在全省前列”。同时,南社村获评省首批“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等。
在去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各项线下公共文体服务无法开展,茶山镇宣传文化战线主动思考,积极作为,创新开辟“云上系列”公共文体服务阵地,打造全市首创理论“云宣讲”,迅速组建全镇宣传大联盟,全力扶持文旅产业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思想舆论支撑。同时,为了强化思想引领,提升理论武装整体效能,茶山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健全干部学习长效机制。同时,积极创新基层宣讲模式,擦亮“1+N”特色理论学习品牌。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茶山镇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继续深化扩充具有茶山特色的“1+N”特色宣讲品牌,并加强对口宣讲人才数据库建设。同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讲好新时代茶山故事、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试点建设等。
加快构建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东莞将充分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作用,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高质量供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品质化、智能化发展,包括优化拓展城市文化空间、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传承创新岭南特色文化、鼓励扶持新时代文艺创作、拓展传播城市文化形象等。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茶山茶园游会正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
去年,茶山取得各类重要荣誉67项。其中,茶园游会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南社村志》作为全省唯一入选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首届“茶花杯”获奖歌曲推广年活动暨第二届“茶花杯”全国美丽乡村主题歌曲征集推广活动被纳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百姓大舞台”网络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原创音乐作品《幸福的哭嫁》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八届群星奖;原创歌曲《我想让你老得慢点》首登央视综艺频道演播等。
同时,南社村获评省首批“家教家风实践基地”;寒溪水村古民居活化利用项目入选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茶山镇传统文化寻根之旅”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两项省级荣誉称号;南社古村落、牛过蓢古村落入选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南社古村获评“广东文化旅游名村”“广东摄影目的地”。此外,《茶园泥公仔(茶山泥塑)》获评省第九届民间文艺著作三等奖,《请战书》获推荐参演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茶山镇文化服务中心黎晖荣获“第四届广东省基层先进文化工作者”称号。
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上,茶山镇和南社村探索“非遗+文旅”,围绕“一古建一特色”“一祠堂一文化”“一路线一体验”,成功在南社古村落上线东莞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景区、传统美食活态体验区,打造了为食巷、传统美食主题展览、非遗大讲堂等常态化体验项目。寒溪水村深度挖掘红色文旅资源的同时,衍生打造出“卖懒文化节”、农光曲艺社、红色粤剧、红团制作等一批特色乡村文化品牌、文艺队伍、文艺作品和文创产品,丰富红色旅游文化元素。
南社村、寒溪水村是茶山镇积极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助力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近年来,茶山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一村一品牌”的实施,推动各村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活动,提升南社忠孝文化、寒溪水红色文化、刘黄龙狮文化等特色品牌知名度影响力。
目前,茶山累计培育出文体协会13个、群众特色文艺队伍50多支,打造了忠孝文化节、开灯文化节、松糕文化节、和谐邻里节等一批乡村品牌活动,培育了寒溪水红色粤剧音乐创作、刘黄龙狮文化、粟边书法艺术等多个文化特色艺术之乡,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文化活动格局。
接下来,茶山镇将坚定不移打造文旅强镇,力争到2025年,推动文化旅游、非遗保护、创意产业等领域协调发展,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进一步扩大岭南文化重要旅游目的地影响力,全面建成大湾区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地。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东莞将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大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东莞特色鲜明、核心优势突出、新兴业态集聚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太有特色啦!”在南社明清古村落,市民叶小姐带着一家三口体验了一次难得的“非遗之旅”,让孩子认识到更多优秀传统文化。5月1日,2021年“茶园游会”线上启动仪式暨东莞市第三届非遗亲子嘉年华南社传统文化月活动火热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和体验。
除了茶园游会、卖懒活动,茶山还有“茶花杯”“乡村春晚”,以及忠孝文化节、开灯文化节、松糕文化节、和谐邻里节等一批乡村品牌活动。去年,茶山镇主动与国家、省、市开展合作共建,累计举办了120多项、3300多场精彩纷呈的品牌文化活动,服务群众近1500万人次。
今年,茶山紧紧抓住茶园游会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南社古村落被写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国家战略等重大机遇,在“五一”小长假打造线上“茶园游会”暨东莞市第三届非遗亲子嘉年华南社传统文化月活动,扎实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赏非遗、逛古建、听粤曲……近年来,茶山在致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文化强镇建设,紧紧围绕“文化立镇”的工作思路,立足湾区定位,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接下来,茶山将构筑全覆盖、高品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科技+普惠”,健全公共文化数字服务体系,推动“云上系列”形成品牌,扩大影响。同时,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总和达43万平方米,切实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茶山还将全面推动文旅融合,深化大湾区岭南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全方位推进“广东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大湾区美丽乡村与特色文旅小镇、南社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深化南社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体验区建设,并着力推动“文旅+产业”的真融合、深融合。
【记者】丘想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