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端午节
街道两旁摊儿开,芦叶菖蒲齐上阵;华夏粽叶又飘香,一年端午佳节至。千百年来,端午节日与端午文化绵延不绝,我们的端午已经成为一个富有诗意和爱国传统的节日。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充分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体会端午节蕴含的浓浓情意,我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端午节−广播篇
端午小知识传遍校园的每个角落。尽职尽责的小小广播员已早早准备好广播稿,伴随着动人的旋律,与大家分享着端午小知识,端午的来源、端午的习俗、端午的趣事,你细听,端午的知识就能揽入囊中,受益终生。
端午节−舞蹈篇
带着六月的鲜花,披着六月的阳光。在这快乐的日子里,我们的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庆祝。先由老师示范教学,紧接着同学们跟着欢唱舞动起来,学生们脸上灿烂的笑容以及扭动的曼妙身姿,可谓是为端午添上了一笔色彩。
一 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
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
---晏殊
端午节−音乐篇
音乐能陶冶情操,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氛围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先示范教学,再由学生领唱,然后全班齐唱《端午节》歌曲。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歌唱中来,嘹亮的歌声能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情感。
端午节−绘画篇
绘画是思想对话的显现,是视觉思维的表达,是同化吸取过程的产物,它将通过眼睛和其他感官获取的信息,用绘画语言和材料加以验证和重构。在我们两位美术老师的用心指导下,学生们画笔下的作品风格不拘一格,他们眼中的端午或许更加有故事,有韵味。
我们的美术老师用一场别开生面的逃跑记,阐述了不一样的端午小知识。
《书画中,绘端午》
端午节−游戏篇
除此以外,各科老师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巧妙地把端午节与自己的学科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学科特色的各种活动,使得课堂上精彩的瞬间频频再现。同时也让他们在游戏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激发出深厚的爱国情怀。
音乐老师巧妙地把歌曲加入到【“盲人”投粽】的游戏当中,同学们手里拿着粽子,并且把眼睛蒙上,成为“盲人”,然后缓缓的走向已经在指定地点等着“盲人”的同学,“盲人”把自己手里的粽子准确的交到另一个同学手中算完成。通过这样的一个小游戏让同学们体会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式庆祝端午,以及传承端午习俗。
《故事会》
七嘴八舌讲身边的端午习俗,自己的所见所闻更为印象深刻。让同学们提前查找关于端午的小知识,留意身边的风俗习惯,在班级“故事会”活动中大声说出来,这何尝不是我们过端午的最好形式呢?
《角色扮演——走向世界的端午》
我们的老师事先让两名同学以泰国和韩国身份上台讲述本国的端午习俗,最后以视频《走向世界的端午》让学生充分了解我们国家端午节的崇高地位以及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力。
《知识竞赛》
我们围绕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传统习俗,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开展活动。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并利用抢答器进行抢答。
《五色丝线装扮》
引导同学们脑洞大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如何利用五色丝线进行各种各样的装扮,我们的装扮盛会就这样热烈展开。同学们互相在身上栓五色丝线,以保安康,最后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舞台秀表演。
《解粽子比赛》
端午节又名解粽节,
解粽大赛隆重举行。
解粽最快,
叶子最长最完整的为胜者。
同学们在比赛中感受到
端午节带来的不一样的乐趣。
《吃粽子猜粽馅》
倾心包裹生活的馅料,除了待你前来大快朵颐外,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了解粽料的丰富内涵,如粽叶里面裹红豆,不仅有营养价值,还有人们寄托的美好寓意。同学间通过交流集思广益,猜测粽子里面有什么馅料以及馅料的寓意是什么?浓浓的粽香是端午节特有的香味,粽子的棱角里,总有历史传承的印记,而吃粽子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诗歌朗诵比赛》
我们通过诗歌朗诵比赛的形式,呈现了端午节的诗人气节,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内心世界,提升自我!
《手抄报》
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架起了孩子与端午节之间的桥梁,让孩子们体验了传统节日的美好。
端午节−总结篇
在这次端午节主题活动中,学生成为了活动的策划者和参与者,整个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师生们真正地走进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亲身体验了独特的端午习俗,活动增强了师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彰显了电白华附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教育理念。
(供稿:电白华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