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潮安检察院严格按照全国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部署要求,对标对表、紧跟节奏、扎实有序开展查纠整改环节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高站位、细谋划,明晰职责任务有力有序推进
查纠整改环节开展以来,召开党组会5次、领导小组办公室会9次,部署推进查纠整改环节各项工作。制订工作方案、计划表等,以清单式、图表化明确各项工作内容、时间要求和责任部门,突出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压实责任、一体推进。
二、铸检魂、荡检心,激发自查内力筑牢政治忠诚
教育“走心”促警醒。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中心组带头领学,党支部深入精学,开展政治教育40场次、党史教育44场次、警示教育42场次、英模教育33场次,四项教育参与率均达到100%,推动“四项教育”走深走实。组织应知应会知识测试5次,选树英模2人。请区委党校老师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组织青年干警到凤凰山革命纪念公园开展红色教育。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干警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锈蚀》《贾小刚案警示录》,使干警得警醒、受触动。
政策“攻心”强引导。召开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政策宣讲会3场,组织全体干警学习《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主动投案问题的规定(试行)》,检察长带头就适用“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和“三个规定”作了解读,在思想发动上持续发力,做到思想发动与政策引导齐抓。
谈话“交心”解心结。以谈心谈话为抓手,做到人员覆盖到位、思想认识到位、方法措施到位,讲明政策要求,帮助干警打开心结、放下包袱、争取主动。已开展谈心谈话244人次。
三、零容忍、强监督,全面自查自纠摸清问题底数
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对照党章党规深入查纠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举措,班子及班子成员制定整改措施共89项,明确整改时限,形成整改清单,逐一加以整改落实。
制作《政法干警自查事项报告表》,开展多轮次自查自纠,自查自纠覆盖率100%,深入查摆问题,做到不瞒报、不漏报。针对自查问题分类施策、加以整治。
召开查纠整改环节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梳理出的9条意见建议,逐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及时落实整改。
四、无禁区、全覆盖,突出深挖彻查形成强大震慑
开展线索核查、涉黑涉恶案件(线索)倒查、重点案件交叉评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清查、法律监督专项检查等,运用智能化数据排查手段,深入摸排“六大顽瘴痼疾”和其他突出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清理。
开展“三个规定”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组织全体干警主动填录“三个规定”情况。向检察人员及家属发出家风建设倡议书,正家风筑忠诚。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发出致全体退休同志的一封信,组织退休同志进行自查并公开承诺。向各级领导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发出倡议书 、公布举报平台和问卷调查,接受举报和监督。
五、减存量、遏增量,建立长效机制固化整治成效
开展内部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影响法治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根据自查情况,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逐项推进整治,逐一对账销号,全面清理存量。
开展降低审前羁押率措施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通过整治带动司法理念的转变,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降低审前羁押率。
开展顽瘴痼疾整治“四大专项行动”。召开“三个规定”宣讲会,检察长向全体干警宣讲“三个规定”有关内容,并组织全体干警及临聘人员签订公开承诺书。开展涉案财物专项清理,对2018年以来涉案款项逐件进行核查。开展顽瘴痼疾百千万线索核查行动,对区教整办交办线索进行核查。
坚持边查边改、边治边建,针对在教育整顿中发现的队伍管理、廉政建设、执法司法监督、干警素质提升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建立健全制度机制85项,把教育整顿成果制度化、长效化。
六、小切口、大文章,深化为民实践促进成果转化
将队伍教育整顿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统筹起来一体推进,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小切口”入手,推出惠民便民重点项目10项,做好为民服务“大文章”。
1、践行为民宗旨,尽心办好“初心”事
聚焦司法公正,常态化开展公开听证。到案发地召开公开听证会5场次,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司法理念,今年来,不批准逮捕32人,不起诉4人,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8件,变更强制措施8人,切实降低逮捕率、起诉率、审前羁押率,体现司法人文关怀。
聚焦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继在全区设立9个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基础上,又在古巷陶瓷协会设立法律服务站,深入民企开展法治宣传3场,通过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建立检企对接联动机制,助推民企创新发展。
聚焦公共安全,开展消防安全调查。针对住宅小区、影院网吧和液化燃气站等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发出磋商函1份、检察建议6份,督促相关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加强日常监管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2、立足检察职能,匠心办好“暖心”事
聚焦老百姓“钱袋子”,开展电信诈骗打击治理行动。依法从严从快批捕涉电信诈骗犯罪案件2件2人,起诉2件2人。向通信运营商发出检察建议1份,规范通信行业从业行为,从源头治理预防电信诈骗犯罪。
聚焦特殊人群,开展司法救助工作。探索多元化救助模式,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件,发放救助金20多万元,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司法温情可触可及。
聚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做好未检工作。开展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43人次,举行不公开听证会6场次,对涉罪未成年人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2人、不批准逮捕1人、变更强制措施3人。提前介入涉性侵未成年人案件10件,引导侦查取证,提升指控犯罪质效。启用“一站式”询问救助区,对3名涉性侵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心理安抚和疏导,帮助未成年被害人走出阴影,恢复正常学习生活。创建法治教育“一长一员”机制,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12场次,助推平安校园建设。
3、着眼便民利民,悉心办好“贴心”事
聚焦群众办事难,建立一站式“12309检察服务大厅”。对群众信访事项马上办、一次办。深化“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制度”,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0件,信访答复率100%。深化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值班律师参与接访4次,通过引入值班律师参与接访、代理诉讼、接受法律咨询,助力化解矛盾纠纷。
设置律师阅卷室,接待律师134人次,接收传递律师意见33份,保障律师诉讼权利。完善驻看守所检察官接待日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指引,设置检察信箱,为办事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7人次。
4、延伸检察触角,精心办好“费心”事
聚焦基层治理,搭建与基层综治网格化管理联络渠道,推动建立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效。秉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的工作理念,向相关部门、行业发出检察建议8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聚焦枫江流域环境整治,督促属地政府积极履职,清理河道6.2公里,清除淤泥9.66万立方米、清运垃圾70多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