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晚间,A股CXO龙头药明康德的一则道歉公告将其推上风口浪尖,在未发布任何公告的情况下,药明康德股东上海瀛翊违反承诺减持,且减持总金额高达28.94亿元!
偷偷减持再发公告?药明康德股东直接炸锅:
当我没文化是不是?必须严惩!
药明康德股东违规减持近30亿
6月11日晚间公告,热门股药明康德发布公告:股东上海瀛翊违反承诺减持公司股份并致歉。
一则公告,直接把药明康德送上热门第一股。
据公告表示,5月14日至6月8日上海瀛翊减持公司合计1724.97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7%,减持总金额为28.94亿元,上海瀛翊在实施本次减持之前未能遵守其作为委托投票方作出的有关减持公司股份的相关承诺,未提前通知公司,也没有提前15个交易日通过公司披露减持计划履行公告等相关程序。
据公告表示,药明康德在 6 月 8 日因实施 2020 年度权益分派而取得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 责任公司发送的最新股东名册后,注意到上海瀛翊所持公司股份数量发生变化, 随后立即通过发函以及电询的方式向上海瀛翊进行核查并提示相关规则与其已作 出的承诺事宜。上海瀛翊收到公司的核查要求后,马上开展自查。
减持30亿却不披露?上海瀛翊对于违反承诺情况及原因,在公告中表示:相关工作人员未能意识到要做减持承诺,并就本次违反承诺的减持行为给公司及公司 全体股东造成的影响,致以诚恳的歉意。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上述股份是在5月10日解禁的,当时还出了一份承诺书。承诺书表示:各持股平台、一致行动人及委托投票方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公司股份的,应履行在首次卖出股份的 15 个交易日前向交易所报告备案减持计划、公告等相关程序,也包括了上海瀛翊。
违反承诺减持,希望严惩
对于上海瀛翊这次违反承诺减持,股民的情绪彻底被激怒了!
但也不乏有球友客观剖析药明康德在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有雪球网友@耐心即美德777 发文表示自己的观点:
第一、药明康德这个违规减持的小股东(上海瀛翊)查看一下,是持股10名以外的小股东。并不是控股股东所为。第二、这种违规行为,下周二开盘前,证监会肯定会给一个处理结果。相信国家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肯定对这个小股东采取严厉的法律措施,严肃处理,这一点不容置疑。第三,按新证券法,这个上海瀛翊小股东,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下场会很悲惨!
附:新《证券法》第186条规定:违反本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在限制转让期内转让证券,或者转让股票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买卖证券等值以下的罚款。
此事件发生后,也会带来一些正面的效果。1、近阶段的药明康德,不会再有股东减持;2、对市场担忧药明康德5月份的解禁,这个减持出来也算是利空出尽;3、证监会严厉查处后,不会再有人,顶风违规减持。
有雪球网友@漂泊唐也表示,如果股价能借此砸出一个坑,也许就是送钱的机会:
药明康德股东违规减持,违背承诺,违反契约精神,应该从重处罚。与公司没有多大关系。这个股东只是一个持股不到1%、十名开外的股东,不是大股东、不是实控人,连5%都不是。没必要为此纠结。
药明康德自上市以来,就不断有股东减持,也没影响股价的长期上涨。试问哪个公司没有减持?决定股价最终走向的是公司内在价值。
由于5月初的解禁,导致药明康德近期走势远远落后于行业地位、质地不如她的康龙、凯莱因、博腾、美迪西等。国内CXO综合实力第一,曾被麻省杂志评为全球最聪明公司之一的公司,今年一季度已经出现的业绩高增长的拐点,加上印度疫情导致的CDMO产业链向国内的转移,国内至少有3年高增长期。CXO是最确定的业绩高增长赛道,而药明康德又是目前最优秀、性价比最好的公司,此次事件发生后,也不会再有这类事件扰乱股价了。从A、H股溢价只有4%,说明外资也是认可这个价格的。
如果股价能借此砸出一个坑,也许就是送钱的机会!
葛兰、赵蓓基金均重仓药明康德
作为生物医药赛道一个重要的细分领域,CXO到底该如何理解?CXO是医药合同外包服务,包括CRO、CMO、CDMO三个细分行业。
近年来,中国CXO市场在飞速发展。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医药CXO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702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1,43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80%。预计到2025年中国CXO市场规模预将达到2,440亿美元。
中国CXO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2020年我国主要CXO企业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费归母净利润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17-2020年国内第一第一梯队的CXO企业(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博腾股份等)CAGR不低于20%。
图2:2020年主要CXO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情况
而我们所熟知的药明康德,正是国内医药外包行业龙头,是国内最早开始从事医药研发生产外包的 CRO 和 CMO 一体化公司。
药明康德是以临床前CRO和CMO为主,CRO业务占比达到70%以上,但主要集中在临床前研究,特别小分子化合物发现占比达到40%以上,而临床CRO占比不到5%。CMO是另一大主营业务,占比达到25%以上。公司海外业务占比80%左右,美国地区占比接近60%,国内业务占比近年有所提升。
自A股上市以来,股价更是一路飙涨,今年年初股价触达新高153.85元/股。
药明康德自2015年12月药明康德私有化从美国退市后,高瓴资本即参与药明康德私有化。
2019年高瓴资本斥资48.3亿买入约7278万股,持股成本在66.36元。2020年9月30日,高瓴资本再度斥资25亿,买入约2472万股,持股成本在100元。
截止目前,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A、赵蓓管理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均重仓持有药明康德。
你觉得受此影响,药明康德股价下周开盘会怎么走?评论区聊聊。
A股又见百亿富豪遭遇“网暴”,咋回事?
图:有着“手套茅”之称的英科医疗,是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A股市场首屈一指的超级大牛股。
据统计,自2020年起至2021年1月下旬,英科医疗最大区间涨幅累计达到了惊人的3792%,即接近38倍,其市值一度超过千亿元。
然而,A股市场近日发生了罕见的一幕:一位身价数百亿的超级富豪——英科医疗(300677.SZ)董事长刘方毅,遭遇了网络暴力。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英科医疗在A股市场创下了一个奇迹:这家主营医疗防护用品的公司股价持续大涨,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给它的投资者带来了最高接近38倍的收益。
但随着疫情好转,英科医疗股价在今年1月末以来持续大跌,累计跌幅超过50%。
在这样的境况下,掌舵者刘方毅推出了最高拟减持2175万股的套现计划,总规模高达30亿元。
这直接导致英科医疗股价陷入了雪上加霜的境地,第二天即创下其史上最大单日跌幅——20%。
“我们把你当兄弟,你把我们当韭菜。”
在6月2日,大牛股英科医疗成为了其投资者的噩梦。截至一季度末数据显示,英科医疗投资者共有54437户。
当天,英科医疗股价开盘即暴跌逾17%,随后很快触及跌停,尽管盘中多次打开跌停板,但最终未能扭转局势,收盘最终录得20%跌停。
数据显示,这是自2020年8月下旬,创业板涨跌幅限制放宽至20%以来,英科医疗股价首次录得跌停,同时也是其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仅一天时间,其市值就蒸发超过百亿元。在这之前的几个月,基于对疫情好转的预期,其股价已累计跌超50%。
罕见跌停背后的始作俑者,则被认为是英科医疗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刘方毅。
2021年3月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51岁的刘方毅以33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位列全球富豪第620位。其大部分财富来源于所持约1.4亿股英科医疗股份,这大约是英科医疗总股本比例的40%。
尽管身价数百亿,但刘方毅长期活跃在微博平台,乐于与普通投资者亲密互动,这在上市公司董事长群体中极为罕见。“您投资我们,就是最好的朋友,一家人。”他曾在微博中如此向投资者表示。
大量的投资者在刘方毅的个人微博对其指责、怒骂。而引发投资者愤怒的最大原因在于,仅半年前,英科医疗股价在百元之上时,刘方毅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以不到29元每股的低价认购了英科医疗多达1741万股,总耗资约5亿元。
这意味刘方毅有望在持股大致不变的情况下,凭空捞金或达十多亿元。
面对投资者的口诛笔伐、乃至人身攻击,刘方毅不甘示弱的回应称:多说无益。
颇具意味的是,在看到一位微博网友评论他“股价100多时以29元增发,六个月就立刻减持,中国的资本市场真是没有体系”后,刘方毅还轻轻地点了个赞。
值得一提的是,在向外界质疑首次作出回应时,由于附带定位为某处豪华别墅,刘方毅还引发了“割韭菜买别墅”的指责声。
他在后续微博中还对此特意澄清说,自己并没有在定位点购买豪华别墅,去年从公司一共领取报酬600多万元人民币,是在上市公司最多的一年。
21金融圈综合自:雪球、华夏时报、中国基金报、新浪微博等。
本期编辑:江佩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