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故事大会⑮|感受舌尖上的非遗,小小沙河粉能玩出哪些新花样?

南方+ 记者

俗话说“食在广州”,广州美食之多数不胜数。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自清末形成,将晚造米以白云山泉水浸泡、磨浆,摊薄再蒸成薄层后切条成米制食品的传统技艺。沙河粉以出产地广州沙河得名,质地薄而透明且有弹性,口感柔韧爽滑,是岭南地区常见主食。

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刚刚还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下面有请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的花语同学将为大家介绍沙河粉制作技艺背后的故事。

沙河粉的创新也要站在传承传统的肩膀上才能前行,没有传统技艺做出来的沙河粉,就做不出爽软、韧柔、劲道的特点。花语同学介绍沙河粉的由来,也让我们不忘初心,将美好的非遗项目传承下去。

沙河粉制作技艺。

沙河粉制作技艺。

6月12日,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广东主会场(江门)暨新会陈皮文化周活动正式启动。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盛宴即将拉开序幕。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日前正式发布。珠玑巷人南迁传说、潮州菜烹饪技艺、咏春拳、行花街、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等1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上述名录。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携手酷狗音乐,这个遗产日在南方+非遗频道与酷狗音乐听书频道同步推出“童声说粤”非遗故事大会——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音视频特辑,以有声书的形式将18张广东国家级非遗“新名片”装进口袋,与不同年龄、不同圈层的网友在互联网空间相遇。

海报

花语同学是“非遗少年说”首届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演讲展示活动“非遗少年达人”获奖者。她将与另外7位伶牙俐齿的“非遗少年达人”一起,为我们讲述最具“粤味”风情的非遗小故事。“非遗少年说”第二届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演讲展示活动获奖“小达人”们,也将有机会在“童声说粤”非遗故事大会陆续上新!

还想听到更多有趣的非遗小故事?快来关注南方+非遗频道,这里有更大的舞台等着你!

【记者】杨逸

【实习生】徐小倩

【通讯员】李曼霞 杨林清

【图片】主办方供图

编辑 张茵
校对 刘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