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港澳企业来到广州南沙投资创业,由于法律和机构的差异,港澳企业发生劳动争议后面临很多难题,比如跨地区调查难、送达难等等。南沙区在全国率先试点聘任港澳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形成快速、权威、便民的劳动仲裁南沙模式。
这家制鞋公司,是港资企业在南沙经营并成功上市,员工多达五千多人,其中有不少是香港籍的员工,企业负责人说:“南沙聘任港澳仲裁员审理涉港澳劳动争议案件是个好消息 这样能够更便捷地搭建起有效的沟通桥梁 帮助港澳企业更好地融入内地发展。”
南沙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副院长 许铭升:
“之前有一个例子,被申请人是香港那边的法人, 虽然留了法律文书送达地址,但我们通过留置和公告等方式送达后,他没有来应诉,通过这种区域合作聘请港澳籍仲裁员可以解决涉港澳地区和跨区域送达难的问题。”
港澳籍仲裁员与已聘兼职仲裁员实行无差别管理,包括聘任程序上需参加南沙区人社局组织的聘前培训及考试,取得仲裁员证后,由自贸区南沙片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聘任为兼职仲裁员。任职期间参加仲裁业务知识和实务技能培训,实行年度考核机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履行仲裁员职责。
香港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 麦家荣:
“过来南沙工作或者投资对于老板来说,他们很想知道从香港来到南沙投资后,聘用员工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希望我们仲裁员能充当桥梁的作用,可以在香港就把信息告诉他们。”
面对复杂的劳动争议,南沙聘任港澳籍仲裁员将有效处理内地与港澳在劳动争议处理上的差异,有利于逐步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劳动争议调处能力不足的问题,不仅降低企业和员工的处理成本,还大大提高效率,实现粤港澳劳动关系治理共商、共建、共享格局。
声明:本文转自花城+APP、广州新闻联播,在此致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