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题你会吗?
今年是高考第一天,早上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出炉,共有8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4套,分别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自主命制4套。
左右滑动看题
看完高考语文作文题,不少网友感叹:“看过剧,我会”“《觉醒年代》简直是行走的素材库!”
#觉醒年代yyds#随机屏霸了热搜。
看一部剧可以顺利写高考作文,这是什么梗?
撒老师:神预测?
原来,全国甲卷作文题目是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的材料作文,全国乙卷是“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全国新高考I卷则引用了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作为命题材料,似乎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不少片段都可以作为作文素材使用。
而网友们纷纷点赞的《觉醒年代》在今年初推出就大火出圈,作为一部首次全景式反映建党进程的电视剧目前豆瓣评分已经9.3分。剧中除核心人物李大钊、陈独秀等有大量的笔墨描写,蔡元培、鲁迅、胡适、辜鸿铭等角色也都选择采用了经典人物经典叙事的手法,从多方面刻画人物的个性,表达他们的理念。
前段时间,央视《开讲啦》发布一段视频,也成了不小心押中高考作文题的节目。节目中,撒贝宁预测:“《觉醒年代》里的史料,高考一定会有相关题目。”他还放话:“得不了高分找我!或者编剧龙老师……”
这么说来,在今年3月份,小南也有关于《觉醒年代》的神预测剧评,押没押题不清楚,不过剧确实是好看,详戳↓↓↓
《觉醒年代》:直叫人上头的主旋律
十大“名场景”
首播虽已结束,但二刷甚至三刷的人不少。剧中那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一句句振聋发聩的话语,依旧让人心潮澎湃!今天,就让我们回顾一下十个网友心中的本剧“名场面”,或诗意,或高燃,或悲愤,或感人……
1 毛润之雨中出场
风雨飘摇中,年轻的毛泽东(字润之)发足狂奔,手握《新青年》,脚踏污泥水,满眼望去是众生百态,底层艰辛。 “他自风雨和苦难中而来,如光般耀眼。”
2 雪中相约陶然亭
陈独秀与钱玄同、刘半农相约在雪中的陶然亭相见,陶然亭赏雪之约,高山流水之意;大雪纷飞红梅怒放,缓缓琴声曲水流觞;大雪茫茫,琴声浪浪。
3 蔡元培陈独秀雪中相见
蔡元培拜访来北京的陈独秀,准备邀其担任北大文科学长,雪中二人在旅社相见。一声称呼,胜过万语千言。
4 蔡元培发表北京大学《就职演讲》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北京大学《就职演讲》,他说:“要有卓越之人,以身作则,尽力去矫正这种颓废的社会风气。诸君皆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一番话毕,全场掌声雷动。
5 鲁迅写《狂人日记》
鲁迅看着疯了的表弟的背影,于痛心和愤慨中提笔,他以笔为刀,写下这吃人的现状,那一幕幕写的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写成时,他几乎脱力瘫倒在地,满地散落的纸稿、满得要溢出的烟头、提神时嚼的辣椒,还有署名时的那一滴泪……
“周树人,以后就叫鲁迅。”
6 被囚学生高歌《苏武牧羊》
昔日学生学习的教室,如今成了关押学生的监狱。他们身陷困境,仍不忘热忱高歌:“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
7 郭心刚白头病逝
爱国学生郭心刚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一夜白了头发,血书“还我青岛”,最终心力交瘁晕倒在游行的途中,死在病床上。
8 李大钊赵纫兰相知相守
李大钊表达对妻子的歉疚,赵纫兰却堵住他的话头,表示会全力支持他为老百姓做大事,朴实真挚的情感在二人心中流淌。
9 黄侃辜鸿铭送别陈独秀
黄侃和辜鸿铭送别陈独秀,黄侃指向陈独秀,痛心道:“你这一跑,中国便少了一部通史。”又似恨铁不成钢般地说:“不可救药!”辜鸿铭也开玩笑道:“仲甫,君去也,还斗否?”陈独秀很配合地接茬:“一息尚存,战斗不止。”
攻防激辩只在学术争论之时,并不影响你我惺惺相惜。
10 陈独秀送儿子留学
陈独秀送延年乔年两个孩子出国,镜头从他们远行的脚印平行剪辑到他们牺牲的画面,乔年受尽酷刑,宁死不屈,光脚走在血水和泥水里,遍体鳞伤,从容赴死;延年当街被捕,宁死不跪,当场牺牲。
镜头最后在他们此刻坚定的脚步和牺牲时同样九死不悔的脚步之间切换,映在他父亲苍远的目光里。他们回头一笑,和临死前一样。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专家介绍,“党史入题”是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在党史内容进入作文题的同时,题目也在强调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比如全国甲卷作文“可为与有为”,再比如北京的作文题“论生逢其时”,都是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背景,引导考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在一起,响应时代召唤、肩负时代使命。
你追《觉醒年代》了吗?你心目中的“名场面”是什么?记得好好复(看)习(剧),说不定期末考试还真用得上!
来源:央视新闻 南都娱乐 北京晚报 中国青年报
祝考生们
超常发挥!金榜题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