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来临
很多人选择约上三五好友戏水玩乐
开心又消暑,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水务君提醒大家:
玩水要选择规范的游泳、垂钓场所
否则,除了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
还有可能违反法律哦!
这些防溺水贴士和法律知识
你了解多少?
违反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
在未经允许的区域进行垂钓、游泳
有可能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相关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自甘风险)
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破坏、侵占、毁损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坏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
阻碍、威胁防汛指挥机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
第六十五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或者组织进行旅游、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垂钓或者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部分内容来源:钦州消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