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早7条》总第190期
2021年6月6日市场数据:
A、全市新房住宅成交信息(单位:套)
全市147;宝安19;福田0;龙岗32;罗湖6;南山12;盐田9;龙华13;坪山43;光明1;大鹏7;深汕5。
B、全市新房住宅可售房源18595套;可售面积1831214.45㎡。
1.6600个学位!龙华三所高中9月开学
目前,龙华区深圳市格致中学(筹建名:深圳市第二十一高级中学)完成封顶。红山中学高中部、观澜中学改扩建工程,也在近期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三所高中共计可提供132班/6600个学位,深圳市格致中学、红山中学和观澜中学改扩建一期工程将于今年9月开学投入使用。
其中,深圳市格致中学新建36班寄宿制高级中学,位于龙华区新区大道与长顺路、中梅路和民旺路围合的地块,将提供1800个学位;红山中学(曾用名“未来中学”),位于龙华区民治街道新区大道与向荣路交界处。红山中学是总用地面积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办学规模为36班/1800个学位。
在三所新建或改扩建的高中的规模方面,位于观湖街道的观澜中学最大。观澜中学位于观湖街道临宝街规划路东侧、富兴北规划路北侧,改扩建项目分为两期建设。第一期办学规模为60班/3000个学位寄宿制高中部,改扩建总用地面积7.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28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保留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2.变!土地出让收入改由税务部门征收
日前,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通知,明确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统一划转税务部门征收,于今年7月1日起在河北、内蒙古、上海等地试点施行,并于明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推开征管划转工作。暂未开展征管划转试点地区要做好征收划转准备工作,自2022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征管划转工作。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补充表示,划归税务部门征管确实可以减少土地出让收入领域的不规范现象。他分析认为,表面看是规范收入问题,其实是收支两方面的问题,规范财政秩序的问题。此后土地出让收入仍旧是地方的重要收入来源,但作为公共资源,纳入税收征管后,有助于推动政府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3.586套!半山臻境住宅房源选完
有消息称,半山臻境586套住宅选房已完成,住宅房源全部选完。起售价约9.1万元/㎡。项目位于南山区蛇口-赤湾片区的少帝路与华英路交汇处东北侧,是西牛埔仓库区旧改,占地约3.4万㎡,建筑面积约12.7万㎡。项目由9栋建筑物组成。其中6栋规划为住宅,2栋规划为保障性住房,一栋规划为12班幼儿园。
另外,6月份全市可能将有分布于6个区的万科都会四季花园、星河荣御、联投东方世家花园等19个项目待入市。其中,宝安区以6个项目和超过三成的占比成为楼盘供应最多的区。
4.20万㎡,龙华大浪浪口村更新单元规划草案公示
4日,龙华区大浪街道浪口村改造城市更新单元规划草案公示,规划总建面约19.9万㎡,拟更新方向为居住、商业等,由爱义集团主导。项目规划草案公示,整体由二类居住用地、公园绿地、文体设施用地、教育设施用地构成,配建一所54班九年一贯制学校及一所18班幼儿园。
项目位于大浪街道大浪南路与浪口一路交汇处东北侧。浪口村改造城市更新单元项目用地面积58000.5㎡,开发建设用地面积34523.3㎡(其中227.2㎡国有未出让的零星用地按照城市更新办法及实施细则一并出让给实施主体)。规划容积198620㎡,其中住宅163170㎡(含公共租赁住房21220㎡),商业、办公及旅馆业建筑17230㎡,地下商业4130㎡,公共配套设施(含地下)14090㎡(含18班幼儿园7000㎡。
项目规划草案公示,整体由二类居住用地、公园绿地、文体设施用地、教育设施用地构成,配建一所54班九年一贯制学校及一所18班幼儿园。
5.12.9万㎡,龙华福城康旭工业区更新规划草案公示
近日,福城街道康旭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草案公示,规划总建面约11.9万㎡,拟更新方向为普通工业功能,由安宏基主导。项目规划草案公示,整体由普通工业用地及科研用地构成。
康旭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位于龙华区福城街道观澜人民路与康明路交汇处西侧,拟拆除范围约2.9万㎡,拟更新方向为普通工业功能。更新单元用地面积30663.3㎡,拆除范围用地面积29428.4㎡,开发建设用地面积21777.9㎡(含划入的零星用地面积1178.0㎡)。规划总容积118810㎡,其中厂房93100㎡,产业配套用房23610㎡(含小型商业服务设施2375㎡,配套宿舍21235㎡),公共配套设施(含地下)2100㎡(含社区警务室100㎡,文化活动室1000㎡,社区级公共配套用房1000㎡)。另配建社区体育活动场地400㎡。项目申报主体为深圳市康旭美地实业有限公司,根据工商信息查询可知,该公司为安宏基地产的全资子公司。
6.千万人口俱乐部新增7城,西安郑州长沙增速前3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新一线城市常住人口总量达到19725.4万人,已逼近2亿大关,较2010年的15783.3万人增长了24.98%。根据最新榜单,15座新一线城市包括重庆、成都、天津、西安、苏州、郑州、武汉、杭州、东莞、青岛、长沙、佛山、宁波、南京和沈阳,到2020年,西安、郑州、武汉、杭州、东莞、青岛、长沙7座城市均成功“晋级”。佛山、宁波、南京和沈阳4市常住人口也均超过900万,成为千万人口大城也基本指日可待。
10年间,15个新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全部实现了正增长,总体增速略低于四大一线城市的26.22%。7个城市“晋级”于过去10年间,剩余4城常住人口总量也均超过900万,并都处在人口能级持续提升的阶段。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近10年,新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强省会战略、合并代管、放开落户、产业迁移、高铁发展等均是重要原因。
7.5月份北上广深新房成交量环比降1-3成
5月份楼市供应低迷下总成交微降,城市冷热不均。6月6日,亿翰智库发布5月地产月报显示,具体来看,监测的40城数据显示,5月商品住宅成交面积2446.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9%,环比下降5.2%。克而瑞研究中心报告也显示,5月,一线城市成交环比皆降,北京、广州同比涨幅明显收窄,上海、深圳同比更是步入下降通道。二三线城市分化加剧,重庆、杭州成交创年内新高,昆明、南宁、郑州等同比跌幅在40%附近。
分能级来看,受调控政策影响,一线城市5月预计整体成交新房26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0%。其中,北京成交量环比下降22%,上海成交量环比下降29%,深圳成交量环比下降19%,广州下降12%。二三线城市中,25个监测城市5月预计商品住宅整体成交2690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其中,武汉成交量环比下降5%、天津环比下降19%、郑州环比下降24%,常州和合肥成交量环比下降幅度高达45%和47%,迎来阶段性回调。
资金端也有收紧趋势。5月,受到期内“ABS项目集中终止”事件影响,房地产行业5月境内融资规模收缩幅度超出预期,停止了前4月增长态势。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1-5月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累计约4624亿元,较2020年同比下降18%,达到近三年低点。
有关人士表示,一线城市成交热度转弱,增长乏力,一方面源于前期热度过高透支了部分购房需求;另一方面随着调控持续加码,信贷收紧,利率上浮,投机性需求被遏制,整体市场也渐趋理性。
来源综合自:《南方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时报》《宝安日报》、深圳市住建局、深圳房信网
【整理】冯少文 邱永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