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平山镇泮水塘村的致富密码: 红荔远销全国 绿苗走俏业内

茂名网
+ 订阅

村民在修剪果苗。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富摄

茂名网讯 当下,正是广东省荔枝专业镇高州市平山镇荔枝大收获的季节,近日记者走进该镇采访荔枝上市时发现,当地的群众除了种植的荔枝品质优良闻名于外,在果苗种植上更是闻名全国。

村民摘完荔枝就管理苗木

听说平山荔枝因临水库,受小气候的影响,品质甚佳。近日,记者受朋友所托,到平山镇购买白糖罂荔枝,准备在一个老朋友家中买时,他推荐记者来到泮水塘村购买。

记者来到了泮水塘,只见公路两边的田上都种满了果苗,多个铺面在收购荔枝,一箱箱的荔枝红艳夺目。

据了解,该村有土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0个村民小组,486户,总人口有2038人。全村有耕地面积约418亩,山地面积1270亩,村民以培育果苗和种植荔枝为主。荔枝龙眼水果种植面积约1210亩,山林约330亩。2019年人均收入达到8837元,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9135元,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培育各种果苗和种植荔枝龙眼。

目前,泮水塘村已成为高州市北部山区镇的果蔬购销中心、全国有名的果苗培育基地。山上种植的荔枝龙眼也是远近闻名,特别白糖罂荔枝,远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境外。

据介绍,当地村民采摘荔枝的时间是保证在清凉时将荔枝摘下,一般都是在凌晨零时后就上山,在头灯的照明下采摘荔枝,摘到天亮就基本结束当天的工作。他们这么早摘荔枝主要是为了保持荔枝鲜美,保证品质。忙完摘荔枝,他们闲下来后就管理果苗。

该村的荔枝受欢迎程度从收购的商家数量就可见一斑。据介绍,该村收购荔枝的店面就有30多家,在村委会大楼边较大型的收购场有100多名工人正在工作。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启育苗产业

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在高州林科所工作的该村人夏禹维回到村中培育经济作物种苗。可以说,夏禹维就是该村育苗的“创始人”,刚开始他培育的是黄檀苗,随后是育橡胶苗、龙眼苗。村民后来在他的带领下也逐渐掌握了育种及嫁接技术,培育的经济作物种苗也越来越多。据了解,目前该村的类种苗有100多种,卖到了多个省份。

苗木亩产值超2万元

据了解,该村每户都有一亩多田,全都用来培育果苗,有的人还到邻近村去租地种果苗。记者走访田间,发现村中户与户之间的田埂为了方便行走都做了“硬底化”,田埂边上都装了水管,田中的果苗都是用自来水喷洒的。

据介绍,2020年是历年来果苗行情最好的一年。去年前期因受疫情的影响,大家都不外出务工,都在家用心培育果苗。后来疫情形势好转,该村在做好充足防疫措施后逐渐将果苗推出去,行情十分好,一般的果苗从5元开始,一路走高,最高时卖到了10元一棵苗,村民收益可观。

目前,该村家家都培育果苗,也带动了周边村及邻镇的种植。在荔枝收获季节,村民早早去处理荔枝事宜,有空闲时间就管理果苗。村中有的人既种荔枝,又收购荔枝,还种果苗,“全部都是赚钱的。”村支书夏子彬说到这时满脸的自豪。正因为如此,该村是平山镇最少人外出务工的村。

目前该村培育的果苗是以荔枝、龙眼、黄皮、芒果为主。据介绍,目前该村的果苗亩产值在2万元以上,比一般经济作物收益都好。

在一些田垌上,记者看到堆放着一堆堆黄泥。据了解,这些泥是买回来的,当果苗被挖起售卖后,田中的泥随果苗被挖走了,村民就用鸡屎等农家肥与买回来的黄泥混合后再撒回果苗地。

记者采访时,有不少客人开着小车来采购果苗,一辆小车要装走几百棵果苗。而大果场来采购,则是一大车一大车地拉走。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光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