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182周年,来鸦片战争博物馆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

南方+ 记者

从近代历史开端——鸦片战争的背景开始,述说战争给民众带来的苦难,再到改革开放后国人用经济社会发展谋求国家安全,最终落脚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及其内涵和精华……这些只是正在东莞虎门林则徐纪念馆自得湖山堂画廊展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展览”的冰山一角。

6月3日是虎门销烟事件182周年纪念日,东莞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称“市委国安办”)特邀请多家媒体前往由市委国安办主办、虎门镇委、鸦片战争博物馆协办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展览”参观,详细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国家安全形势与国家安全发展。

党史脉络贯穿全程

历史与现实意义相结合

2021年4月15日是“中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社会群众能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更加系统细致的了解,市委国安办从2月起开始筹备主题展览,从策划、设计到布展共耗时2个多月,最终于4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

据了解,本次展览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良好氛围”为主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内容分为四部分呈现,从发展与安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等多个维度,展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历史背景、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

虎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是虎门销烟的发生地和鸦片战争的重要战场,铭刻着守护国门安全、维护民族尊严的厚重历史。鸦片战争博物馆副馆长唐立鹏认为,将展厅布置在林则徐销烟池旧址的附近,这本身就是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有机结合,以史为鉴、知古鉴今,这样的安排能够让群众更加注重国家安全,加速民族复兴的步伐。

“在内容的设计方面,我们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当中的大事件按顺序梳理出来当做展览的脉络,用国家安全的角度向各位观众展示国家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市委国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此之外,本次展览中的第三部分,还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各个重点领域用一些生动的、贴近东莞本地的事件分门别类地展示出来,“不能只是停留在以前的‘抓间谍、抓特务’这种狭隘的观念,而是要让大家认识到例如经济安全、生物安全等方方面面都融入了国家安全的概念,都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生动体现。”市委国安办相关负责人说。

开幕月余迎近5万观众

应群众要求延至7月底结束

“只有国家强大,才有人民安定。”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前有战士献身、后有青年奋斗,祖国的未来会因我们更好!”

展厅门口的两大本留言册上,写满了观众的观展感想,篇幅长短不一,但字句间都体现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6月3日,来自山东的“新莞人”黄先生也来观展,提及展览带给他的意义,他表示原来自己对于国家安全的理解是比较笼统的,不太清楚具体的内涵,也没有深刻地体会;看过展览之后他明白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后,例如茅洲河、华阳湖的生态环境治理,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的建立,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等,都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

“通过参观,我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有了更加清晰地了解,并且能够结合展览联系实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东莞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黄先生说,“如今我们作为市民生活在东莞,也感受到幸福感和获得感有明显的提升,今后我们也要从自己做起,维护国家安全。”

据鸦片战争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张翠霞介绍,从4月21日至今,已经接待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及社会群众共4.7万余人参观,讲解批次150余次;此外,鸦片战争博物馆讲解员团队还将展览制作成适合青少年的专题讲座,走进虎门中心小学、东莞纺织服装学校进行讲解,也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该展览原计划至6月15日结束,由于它已成为全市各部门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接受国家安全教育的好平台,参观热度居高不下,为了满足更多团体、个人的参观要求,现决定将该展览延至7月22日结束。

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永恒话题,如何能够将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普及常态化?

“本次展览是临时展,之后的设想一是把内容梳理打包在学校、社区举行巡回展,二是在市里面找场地布置固定展,三是设立国家安全宣讲团为群众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市委国安办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希望通过包括普法宣传、亮灯仪式、运行‘国安号’巴士,以及展览的形式,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氛围。”

【记者】于羽佳

编辑 于羽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