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出台了重大政策举措。
没错,三胎政策来了!
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 5 月 31 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三胎时代“来临,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也是趋势所在。那么是不是所有妈妈都适合”拼三胎呢?如果想要准备”拼三胎“,要先做好哪些准备呢?
想要三胎需趁早
女性的最佳受孕年龄是24~30岁,因为这个年龄,是卵巢功能最好的时期。卵子质量好,受精能力强,卵巢分泌激素的水平也比较稳定。
30岁后,卵巢功能开始走下坡路,卵子数量减少,质量变差。
卵子接受感染、放射线、被污染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机会也就越多,增加染色体突变的概率,导致畸形儿增多。
至于男性,虽然他们终生都有biubiu能力,但从优生角度看,还是不宜超过35岁。
男性的精子质量在30岁时会达到最高峰,过了35岁,睾丸功能、雄激素水平、精子质量都在走下坡路,受精能力也会大大降低。
有研究发现,在女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男方超过40岁,女方怀孕后流产的概率约为35%;而男方如果不到30岁,女方流产的概率则是10%~15%。
所以,男性最好在生育能力最好的黄金年龄,也就是27~35岁,尽早生育。
总结一下就是,男女最佳生育年龄分别为:女24~30岁,男27~35岁。
孕前检查需全面
准备三胎的宝妈年龄普遍偏大,患有内分泌紊乱、肥胖等问题几率增加,因此要重视孕前检查。
01
生殖系统检查
主要是通过采集阴道分泌物来检查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滴虫、霉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阴道炎症,以及淋病、梅毒等性传播性疾病。
02
尿常规检查
怀胎十月对女性的肾脏是一个严重的考验,身体的代谢增加,会使肾脏的负担加重,如果负荷不了会导致流产发生。
03
妇科内分泌
主要是检查激素是否正常,包括卵泡促激素、黄体生存激素等6个项目。
04
脱畸全套检查
夫妻双方身体存在某些病毒可引起怀孕后引起胎儿畸形,脱畸全套检查内容包括风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三项。
05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目前有大小肝功能两种,大肝功能除了乙肝全套外,还包括血糖、胆质酸等项目。
最好提前3个月备孕
如果夫妻俩打算生个高质量宝宝,那就得提前3个月开始备孕了。
因为一个卵细胞从开始生长到最终成熟,约需85天或三个月经周期的时间。
而一个精细胞发育成完全分化的精子,则需要大概3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男同胞现在biu出的精子,其实是3个月前生成的。
所以,为了保证精子、卵子的质量,任何对其有影响的药物、有毒物质、不良因素等,都应在体内完全排除、消失后3个月的时间再怀孕。
例如:受X光照射后,应在3个月后受孕;戒烟酒3个月后才可受孕;等等。
除此之外,流产后至少半年,人流后最好一年,再怀孕。
本文指导专家
生殖医学中心 梁晓燕 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先后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六医院任核心骨干,在妇产科和生殖内分泌临床及科研一线工作30余年,现任中华妇产科学会内分泌学组副组长,是生殖内分泌及辅助生殖医学领域的国际专家。于2010年创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打造并锤炼出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管理一流、服务超前的专业团队。本中心现已成长为国内最具规模的生殖医学中心之一,在助孕治疗成功率、活产率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
研究范围包括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生育期促排卵治疗、排卵障碍、卵巢功能减退等,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发表科学论文三十余篇;参与《中华妇产科学》一、二版的编写。
在国内率先将卵子体外成熟培养技术(IVM)应用于卵泡发育不良及障碍的患者,2002年成功助孕广东省首例不成熟卵体外培育试管婴儿。
近年来开展了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包括卵巢组织冷冻、卵子冷冻及胚胎冷冻,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利用该技术为多名乳腺癌、结肠癌患者施行了有效的卵巢组织、卵子及胚胎冷冻保存。继2012年2月开展全国第一例(世界第10例)卵巢组织移植术以来,已成功实施两例新鲜卵巢组织移植术,为卵巢早衰、年轻女性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学术任职:
中华妇产科学会全国内分泌学组副组长
卫生部辅助生育技术评审专家组成员
医疗专长:
不孕症的诊断;促排卵方案的制定、药物选择;疑难病例及反复失败病例的个体化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生活管理和不孕治疗。
出诊时间:
周三上午 特需门诊:
中山六院总院(天河区员村二横路26号)1号楼19楼B区周一、二、四、五教授门诊:中山六院北院区(天河区瘦狗岭路17号)女科楼(红楼)北院区周四VIP门诊:中山六院北院区(天河区瘦狗岭路17号)E栋
周末及节假日上午半天:北院区开诊,排班随机,以挂号处当天安排为准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朱昌平
感谢生殖医学中心李婷婷主治医师对本文的支持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家庭医生在线
图/图蜗创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