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故事大会⑤|“广东三宝”之首从何而来?非遗少年为你探秘新会陈皮

南方+ 记者

“广东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新会陈皮誉为广东“三宝”之首。“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制作新会陈皮的“独门秘笈”在民间百年世代相传。

一片小小的陈皮为何备受追捧?新会陈皮背后又有哪些寄托岭南乡愁的故事?今天就让江门市新会区圭峰小学的林琳同学带你回顾新会陈皮的前世今生。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是新会民间世代传承数百年的传统药材炮制技艺。民众将当地特产新会柑经过开皮、晒制、陈化等工序,精心制成新会陈皮,供药用和日常烹调。关于新会陈皮的来历,原来还有“一段古”。

相传南宋官员黄广汉和夫人米氏精通药理,他们发现新会柑皮晒干后特别香醇且含药效,便每年制作放于家中。后来米氏奉诏前往临安侍奉杨太后。杨太后患上乳疾,久治不愈。米氏用丈夫制作的柑皮熬制汤药给杨太后服用,杨太后的乳疾竟慢慢痊愈。

杨太后问起这种中药材时,米氏便为药材取名“广陈皮”。因为“广”的繁体字头下一“黄”字,取“广”字为名,寓意广东产柑,黄家所创,一语双关。杨太后听闻凤颜大悦,封赏米氏为“邦显一品夫人”。经过米氏的宣传,新会陈皮美名传遍天下。

项目图

4月26日,“非遗少年说”第二届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演讲展示活动正式回归,全省各地“非遗少年”云集响应,在全省中小学汇成一波非遗热潮。

南方+非遗频道全新音视频特辑“童声说粤”非遗故事大会,邀请到8位伶牙俐齿“非遗少年达人”,为我们讲述最具“粤味”风情的非遗小故事。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还携手酷狗音乐,在酷狗音乐听书频道推出了“童声说粤”非遗故事大会音视频特辑,以有声书的形式将南粤非遗装进口袋,与不同年龄、不同圈层的网友们在互联网空间相遇。

海报

林琳同学是“非遗少年说”首届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演讲展示活动“非遗少年达人”获奖者。目前,“非遗少年说”第二届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演讲展示活动征集环节已经结束。初赛评分将综合网络点赞与专业评审产生。初赛得分最高的十名选手将获得“非遗少年达人”称号,并获得参与决赛的机会。初赛成绩与决赛安排敬请留意南方+非遗频道最新信息。

谁是新一届的“非遗少年达人”与“非遗故事大王”?快来关注南方+非遗频道,第一时间“话你知”!

【记者】杨逸

【实习生】吕婉莹

【通讯员】李曼霞 杨林清

【图片】主办方供图

编辑 张茵
校对 曾慧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