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解读:祖庙人最多,张槎最“年轻”

南方+ 记者

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近日,禅城区统计局、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禅城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普查结果显示,十年来,禅城区人口发展呈现出新变化,人口增长平稳,多渠道的入户方式,让更多人在禅城安居乐业。

十年人口增长平稳

祖庙人最多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禅城常住人口为133.03万人,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三,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简称“六人普”,下同)的110.11万人相比,增加22.92万人,增长20.81%,年平均增长率为1.91%,比上一个十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加快0.14个百分点。

禅城文华公园。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禅城文华公园。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4个镇(街)中,常住人口超过30万的镇(街)分别是祖庙街道(426745人)和石湾镇街道(391606人),两个街道合计人口占全区常住人口比重为61.52%。其中祖庙街道常住人口最多,南庄镇常住人口排名四镇街最末,为21.50万人,增长37.04%。

各镇(街)人口均实现正增长,人口占全区比重最高的镇(街)与最低的镇(街)相差15.92个百分点,与2010年相比,下降7.68个百分点。

禅城人口分布趋向均衡,与镇(街)协调发展密不可分。老、新板块协调推进,聚焦“强中心”战略,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以产城互动为形式,以交通建设为抓手,构建起现代化城市框架,破解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空间不足等难题。

少儿、老年人口比重双双上升

张槎最“年轻”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87959人,占14.13%;15-59岁人口为977344人,占73.47%;60岁及以上人口为164959人,占12.4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6318人,占8.74%。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2.6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84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3.1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2.59个百分点,人口年龄结构呈“两升一降”态势。

虽然少儿人口、老年人口比重双双上升,但禅城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资源仍然丰富,为96.88万人,占总人口72.83%,依然处在人口红利黄金期。

4个镇(街)中,15-59岁人口比重在80%以上的镇(街)有1个,在70%-80%之间的镇(街)有2个,在70%以下的镇(街)有1个。其中,南庄镇、石湾镇街道和祖庙街道3个镇(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过7%。相较之下,张槎在四镇街中或许还可自称“年轻”。

石湾、祖庙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

从教育程度指标情况来看,2020年禅城区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全市、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禅城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每10万人中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数,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五区中排名第一。拥有初中文化程度、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4个镇(街)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均在10年以上,其中,石湾镇街道和祖庙街道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1年。

季华路。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季华路。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禅城人口素质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禅城受教育水平较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近十年禅城经济社会取得较快发展,全力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精品城区、精品产业、首善之区,持续强化城市功能配套,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吸引高素质人才来禅安家落户;

另一方面,禅城近几年从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入手,在扩大学位总量的同时,大力推进品质校园建设,在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南方日报记者】高绮桦

欢迎扫码进群,get更多禅城资讯↓


编辑 杨馥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