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网剧《御赐小仵作》频频登上热搜榜,凭借一众“自来水”安利脱颖而出,成为近期观众“新宠”。《御赐小仵作》以宫廷与黔州两地为主要阵地,围绕“仵作”展开的一系列探案故事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本期的胡博士说中医,我们就来谈谈剧中的贵州美食。
酸汤鱼的“灵魂”
作为贵州的“美食标签”,相信大家对酸汤鱼并不陌生。顾名思义,酸汤鱼的灵魂在于“酸汤”二字,制作酸汤所勇的材料包括花椒、生姜、西红柿以及发酵过的红辣椒、蒜苗、野生木姜子和新采摘的鲜辣椒。在这一众配料中,知名度最低当属木姜子,因其形似花椒而常常被人忽略。说起木姜子,这味配料其实大有来头。
中医理论认为,木姜子功用主治健脾,燥湿,调气,消食。治胃寒腹痛,泄泻,食滞饱胀。对此,不少中医著作均有相关描述,《海草本草》:“主心腹卒痛,霍乱吐泻,痰癖冷气”。说的是木姜子可以治急性腹痛,还能治霍乱引起的呕吐、拉肚子,还能祛寒消痰。《开宝本草》:“主下气消食,皮肤风,心腹间气胀,令人能食”。明代《本草纲目》:“暖脾胃,止呕吐哕逆”。
不过,并非所以人都能食用木姜子,《重庆草药》中就提到"肠胃有热者忌用。"
凉拌鱼腥草
折耳根即我们平常所说的鱼腥草,在贵州,折耳根是贵州人一年四季,甚至是一日三餐都必不可少的,在贵州人的巧思下,一根鱼腥草拥有多种吃法包括炒菜、凉拌、作料、饮品……
作为野菜的一种,折耳根兼具药用功效。中医理论指出,鱼腥草性微寒,味苦。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鱼腥草清热解毒的作用颇佳,常与桔梗、鲜芦根、瓜蒌皮、冬瓜子、生苡仁、桃仁、象贝等用同用,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等症;与百部、鹅儿不食草、麦冬、蜂蜜等药配伍,可用于百日咳。用于热毒痈肿,可单味煎汤内服,也可用鲜草捣烂外敷。
刺梨
剧中黔州刺史给京城高官们送礼名单包括刺梨干,雀舌茶以及玫瑰糖等。
其中,作为近年来的“网红”——刺梨,在贵州有广泛分布,其果实扁圆,外多芒刺,味甘微涩,富含维生素C。研究表明,每100克刺梨果肉中含有的维生素C平均值达2300多毫克,被称为天然“维C之王”。
中医理论认为,刺梨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治食积饱胀。此外,刺梨根也有健胃,消食,止泻,涩精的功效。可治胃痛,泄泻,痢疾,遗精,崩漏,带下,久咳。《草木便方》中提到“止痢,治牙痛,崩带。”《分类草药性》指出刺梨能“止泻。治喉痛,吐血,红崩,白带。”《贵阳民间药草》以及《四川中药志》均有“健胃止痛,消食去胀。治久咳,久痢。”以及“治痔疮,牙龈肿痛。并能发乳,止遗精。”的记载。
除了我们介绍的三类美食之外,贵州还有脆哨粉、黄糕粑等待大家去发掘。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