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资产曹琦:锤炼保险资管公司特色化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 订阅

“十四五”开局之年,银行业与保险业如何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如何进一步促进双方融合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要集合行业智慧,凝聚共识。

5月28日上午,由上海保险交易所主办的“第一届银行保险资产管理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以“促进银行保险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银行与保险资管的多位机构负责人就此展开深入探讨。会上,太平资产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曹琦发表了题为《锤炼保险资管公司特色化优势》的主题演讲。

机遇和挑战:

保险资管亟待突出特色化优势

曹琦认为,随着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以及资管新规的正式发布实施,资管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对于保险资管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加快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央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要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这无疑离不开作为长期资金代表的保险资金的大规模深入参与。

保险行业健康发展带来稳定资金流,经济增长和收入提升带来的保险保障需求持续扩大,由此带来的保险行业稳定增长以及持续的保费收入,使得保险资管机构具有较好的资金“护城河”。

绝对回报的潜在市场需求巨大,资管新规“破刚兑、净值化”的导向将重构资管市场的风险定价体系,但广大客户仍然具有根深蒂固的“类存款”预期收益需求,而绝对收益能力恰恰是保险资管的核心能力之一。

曹琦认为,对于包括银行、保险在内的大资管而言,这是个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时代。保险资管作为行业的后来者,势必也面临着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主要是规模效应不高,近80%是保险资金;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距离市场领先优秀资管机构仍有差距;负债成本刚性,保险资金长期精算假设的存在,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情况下,将考验保险资管的大类资产配置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长期与稳定:

巩固和强化保险资管的特色化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保险资管在长期资金管理、大类资产配置、绝对收益获取、全面风险管控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化优势,曹琦认为,保险资金巩固和强化保险资管的特色化优势要做到两点:

01

以不变应万变,筑牢长期资金管理优势,在社会经济变革中实现长期收益。

一方面,把握“长寿”下的第三支柱养老业务发展机遇,坚持长期资产配置和审慎稳健的投资理念,进一步丰富养老第三支柱产品供给,在服务居民养老需求的同时积极承接养老资产管理业务。另一方面,在“长期战略”实施中努力分享经济发展红利, 加快业务转型升级,投资模式从获取信用和期限风险溢价转向挖掘长期优质权益回报,投资领域从原先涉及基建和不动产的钢铁、水泥、交通运输等传统部门,转向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以及现代服务业等低碳领域,在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同时,更好地获取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长期发展红利。

02

以万变应不变,动态调整组合配置和产品策略,提升“后非标时代”获取稳定收益的能力。

强化固收投资。保险资金80%左右的资产配置在固收领域,因此固收资产投资是保险资管的基本盘,也是稳定收益的生命线。数据表明,2020年保险资管组合类产品中,152只公开数据的债券型产品平均收益率为7.09%,显著高于债券型公募基金平均4.24%的净值增长率,这也凸显了保险资管在固收领域较为突出的管理能力和优势特色。此外,非标仍是保险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聚焦底层资产、精选优质标的,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努力获取期限、流动性和信用溢价。

权益投资的多元化。对各类权益资产的历史收益和波动情况进行过分析对比,包括高股息组合、优先股、长期股权投资、量化对冲基金、国内及海外指数ETF等。同时,有效降低组合的风险波动。最优的权益资产配置组合并不是某个固定的“黄金比例”,而应结合当期的市场环境动态调整不同资产的配置比例,从而努力获取持续稳定的风险回报。

做好风险对冲。在“稳”字当头的情况下,进行利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实时统筹管理,积极运用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利率互换、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衍生品对冲市场、利率和信用风险,从而努力保持净投资收益水平的整体稳定。

融合与共生:

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的竞合共赢

如何发挥保险资管的特色优势,实现银行保险资管的合作共赢?

曹琦认为,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作为资管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有“三同三不同”,监管机构相同,核心策略相同,战略定位相同,但投资期限不同,客户对象不同,业务类型不同,双方可以重点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合作的探索和尝试:

产品层面的合作。保险资管具有大类资产配置的丰富经验,而且在特定品种和细分策略上也具有一定的投资优势,例如太平资产近年来打造推出的MOM、FOF以及量化策略产品,收益较高、回撤较小,体现出了较强的绝对收益实现能力,未来还将探索开发基于公募REITs的资管产品,能够进一步丰富银行理财的绝对收益策略。

资产层面的合作。比如双方合作较为成熟的保险债权计划,在获得中债登等公允第三方市场化估值的情况下,已经符合银行理财净值化需求。此外,双方还可以聚焦重点区域发展,例如根植上海,在新型基础设施、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长三角重点建设项目等领域开展债权和股权投资的合作。

委外层面的合作。保险资管可以接受私人银行等专户委外,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稳健收益的同时,也能推动保险与银行高净值客户的相互转化。太平资产前期与多个大行私行开展了合作,固收等几个产品的业绩表现也不错。

风控层面的合作。银行凭借开展信贷业务积累下的客户和数据基础,已经构建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此外,依托于庞大的分支行网络和客户经理队伍,银行能够深耕区域,及时获取当地企业客户的一手信息,有助于客户资源的深入挖掘和风险预警。保险资管可以进一步加强与银行机构在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实现风险管理动作的有效下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