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售额从13亿到30亿,3亿综合授信助这家深圳科创企业腾飞

南方+ 记者

深圳市创想三维公司创始人敖丹军在近一年来受到了资金紧张的困扰。他的企业是国内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机制造商,产品远销192个国家和地区。过去企业的自有资金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但随着近两年企业订单的爆发式增长,企业急需在武汉、惠州等地建厂以扩大产能。此时,对资金的急迫需求第一次摆在他和另外几个创始人的面前。

但是,敖丹军很清楚,创想三维是一个科创型企业,对于银行来说,轻资产、无充足抵押物,不符合银行的信贷风险偏好,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企业所在地大浪街道在政银企对接平台上,及时向工行发布了创想三维的融资需求。工行迅速组织工作人员到企业展开尽调工作,并为企业量身打造信贷产品。

深圳市创想三维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机制造商。

得益于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3个亿的综合授信,创想三维建设厂房、扩张产能、生产备货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这是企业和工行深圳市分行第一次合作,没想到贷款发放非常快,前后仅用了一个多月,而且主要是信用贷,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敖丹军感慨道,“公司2020年的销售额有13亿,今年有了工行3亿的综合授信,今年预计销售额可以达到30亿。对于企业来说,这笔来自工行的专属支持真是及时雨!”

敖丹军的经历,只是工行科创中心成立以来,探索金融支持科创企业新模式的众多案例中的一个。深圳是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的科技创新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工作要求,2018年5月10日,中国工商银行在深圳挂牌成立“中国工商银行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下称“科创中心”)。成立以来,该中心通过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在科创企业金融产品体系、价值评价体系及生态合作体系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助力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创企业。

瞄准深圳科技创新的先天禀赋 科创中心应运而生

深圳是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首个以城市为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与创新发展试验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绿色低碳、海洋经济为核心的深圳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深圳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深圳的科技创新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强。2019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达到132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9%,这个数据在全国居于前列。其次,深圳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突出。深圳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8万家,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万家,深圳还培育了华为、大疆、腾讯等一批世界级的创新型企业。深圳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去年深圳高新技术实现产值2.6万亿元,增加值9200多亿元,占深圳GDP的比重超过34%,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和深圳主要经济增长点。

工商银行之所以将科创中心设立在深圳,正是看中了深圳有科创企业成长的沃土,深圳市具备科创金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市场前景。“我们希望依托深圳科创企业集聚、市场环境良好等优势,探索如何有效提升科创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工行科创中心负责人说。

2018年5月10日,中国工商银行在深圳挂牌成立科创中心,意在通过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精准服务广大的科技创新企业。

科创中心员工实地调研科创企业,开展需求整理、尽职调查和技术评估一站式服务

从看重“物”到看重“人”  确立服务“新经济”的新理念

一直以来,科创型企业想从银行获得授信都很难。与传统企业相比,科创企业除了传统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还增加了技术风险;同时,科创企业往往还具有高人力成本、高研发投入、轻资产“两高一轻”的特征,风险防控难度相比传统企业大大增加。科创企业的上述特点与传统商业银行的融资体系不匹配,这就导致科创企业在商业银行遇到融资门槛。

科创中心如何解决这个痛点?针对科创企业的风险特征,工行科创中心创新风险防控措施,打造了涵盖客户准入、专属评级和授信模型、外部风险评估和经营管理系统在内的“科创金融风控五大武器”,构建了评判科创企业价值的全新体系。

该负责人介绍,服务“旧经济”传统企业,商业银行的尽调和审查往往重视企业有形资产的生产和流通,企业分析主要基于财报,关注过去和当期,更看重“物”;而服务“新经济”科创企业,尽调和审查需要重视企业无形资产的分布,企业分析强调估值,关注未来和成长,更看重“人”。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创想三维之所以能快速获得3亿综合授信,是因为工行在尽调中发现,该公司在行业的排名数一数二;公司的技术力量强,有500多技术人员。此外,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属于朝阳行业,该企业的年度销售额呈爆发式增长:2018年3亿,2019年6亿,2020年已有13亿。即使在去年疫情的影响下,该企业仍保持150%的盈利增长。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工行很快决定为其授信3个亿,利率仅为一年期LPR的水平。

“只有改变科创金融从业人员的思维理念,树立新的科创企业评判标准,从体制机制上和服务能力上不断提升行业研究能力和技术把控能力,才能将商业银行的思维理念从‘押得住’向‘看得准’转变。”该负责人说。

激光打印机打印出的照片

针对科创企业特点  创新产品体系、价值评价体系及生态合作体系

科创中心始终坚持“创新引领”的经营理念,在科创企业金融产品体系、价值评价体系及生态合作体系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构建起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全方位、多维度地服务科创企业发展。

一是创新科创企业金融产品体系。结合科创企业发展特点和需求痛点,从“零售、结算、投融资和资源导入”四个维度为处于各成长阶段的企业匹配专属产品和服务,按照非融资到融资、简单到复杂,对科创企业的适用产品和服务从基础结算到投融资业务进行了阶梯式丰富和升级,大大提高科创企业对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得性与适用性。

二是创新科创企业价值评价体系。从重视企业有形资产的生产和流通,关注过去和当期,转变为重视企业无形资产的分布与发展,关注未来和成长。对科创企业的创始人、研发团队和研发成果等特征因素加大评级权重,多维考量科创企业的资本市场认可度与政府政策支持度,并将科创企业的未来订单收入、股权投资资金、政府补贴资金等各项科创企业特征收入纳入考量,将银行的金融资源真正引向科技创新。

三是创新科创企业生态合作体系。该中心构建了涵盖政府机构、创投机构、资本市场、产业资源的“工银科创金融联盟”,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政策共享、信息互通、客户互荐等形式,依托内外部多渠道资源解决服务科创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探索出了一条为科创企业解决全生命周期、全市场需求的服务创新之路。

【记者】谭冰梅

编辑 史青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