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监测数据显示,2020肇庆市空气质量改善程度全国第一。获得这样优异的成绩得益于2018年以来,肇庆市严格落实《广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把推动陶瓷企业转型升级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关键步骤,全面有序推进了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肇庆市鼎湖区一家陶企生产园区,宽敞明净的生产车间颠覆了大众对陶瓷企业生产场景的印象。展览室里,一块块超大、超薄的建筑陶瓷产品“诉说”着产业升级换代的“传奇”。
李锦国:
在我们整个升级改造过程中,地方环保局及其他单位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在排放指标、排放设备建设方面,提供了很多指导和监督,在升级改造之后,我们的环保排放可以达到无烟排放,工厂效益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肇庆市把陶瓷行业“煤改气”作为“治气”的重要工作,在省内是部署早、推动快、执法严的典型。2019年9月,随着《肇庆市引导和扶持陶瓷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实施方案》印发,政府通过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快天然气管网和气站建设、保障气源气价稳定等手段,推动陶瓷企业升级改造。截至2020年底,肇庆全市63家陶瓷企业264条生产线,计划实施“煤改气”的52家陶瓷企业188条生产线已全部完成改造,其余11家企业76条生产线或转型或退出。从长远来看,“煤改气”不仅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而且使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李锦国:
以前传统一条生产线,我们需要用180到200个人,改造之后的生产线,我们就只用60人到70人,最后应该来讲是更节能更加好,整个企业应该相对比原先是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更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
夏广聪:
我们就对企业进行了几个月的气价补贴,让企业消除了顾虑,最后都改得成功,我们希望可以让企业贯彻一个绿色发展的概念,我们的环境好了,就有我们发展的空间。
来源/肇庆市生态环境局
整理/广东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小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