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红色遗址还原战时情景!走进秦皇山,感受红色革命记忆

南方+ 记者

清新区有很多红色教育基地,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场所。位于太平镇的秦皇山革命根据地,便是其中一个。

秦皇山巍峨险峻,连绵起伏,以山地为主,位于广宁县、四会市、清新区三地结合部,进可攻、退可守,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其中山心、秦皇、车公洞、郭屋(太平镇辖区内四个村委会)总面积约98平方公里。现发掘了秦皇山四个村委会红色遗址故事,共挖掘出34个红色遗址,其中24个亟待修缮。

秦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秦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当前,太平镇已在秦皇山山心村修缮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秦皇山根据地纪念碑周边配套,并建成开放了秦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该馆于2019年6月被评为清远市第二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据介绍,秦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了近4万名群众前去参观学习,俨然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景课堂”。

自秦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开馆以来,已接待近4万人前来参观学习。

自秦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开馆以来,已接待近4万人前来参观学习。

笔者获悉,除了山心村,秦皇山革命根据地,还有很多待挖掘的红色资源,其中大坪村周边就有不少。近日,大坪村新发掘了一些红色景点,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边江支队三团团长兼政委苏陶旧居、战壕旧址、哨所旧址、烈士墓、军事瞭望台等,经过修缮,还原了战争时期的布局,让人身临其境。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秦皇山根据地纪念碑。曾亮超 摄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秦皇山根据地纪念碑。曾亮超 摄

据了解,下一步,秦皇山革命根据地将以秦皇村委会大坪村为中心,建设打造秦皇山革命根据地参观体验区;以山心村委会为中心,建设打造秦皇山革命根据地学习提升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秦皇“传奇”,助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大坪村红色遗址景点:

苏陶旧居

苏陶旧居。

苏陶旧居。

苏陶(1922.9—2018.1),广东省顺德人,在解放战争时期任广四清边区队秦皇山独立中队长、广四清边大队长、中共清远县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连江支队第三团团长兼政委,离休前任中共韶关市委副书记。

苏陶旧居内设。

苏陶旧居内设。

1946—1949年间,苏陶夫妻及部队游击队员曾在大坪村居住过3年多的时间。苏陶夫妻曾居住的房屋为传统客家三间两廊格局的泥房,旧居现仍保留着当时苏陶夫妻用过的桌椅等部分家具。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苏陶坚持不搞特殊化,与干部战士同甘共苦,吃一样的饭,发一样的生活费,按需分配衣物。

粤桂湘边纵队驻地旧址

秦皇大坪村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驻地旧址(廖氏宗祠)。

秦皇大坪村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驻地旧址(廖氏宗祠)。

秦皇大坪村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驻地旧址(廖氏宗祠),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坐南向北,三进两井,有着典型的客家祠堂特征,新中国成立后毁于火灾,目前的廖氏宗祠重建于1995年。2011年6月28日,清新县人民政府将秦皇游击区旧址大坪村廖氏宗祠列为“清新县不可移动文物点”。

火灾后的廖氏宗祠变成一片平地,重建后占地面积减少。

1949年7月23日,粤桂湘边区工委军委正式报请中共中央和华南分局,并在广宁东部与清远西部交界的秦皇山大坪村召开大会,宣布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

这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解放战争时期组织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支人民武装,进驻秦皇山后,在大坪村设立秦皇山革命根据地指挥部——大坪廖氏宗祠,同时也是连江支队、连支三团领导机关的常驻地。

战壕、哨所旧址

修缮后的战壕。曾亮超 摄

修缮后的战壕。曾亮超 摄

1946年8月,粤桂湘边部队派出由苏陶任中队长兼指导员的一支12人独立中队到秦皇山活动,开辟秦皇山革命根据地,在大坪廖氏宗祠驻扎指挥作战,祠堂门口平地为当时的军事训练场,训练场前的圆岭设置有一条50米长的战壕,设瞭望哨。

瞭望哨24小时配备专人进行放哨,登台瞭望四周,可以监视去大坪村三条路的动态,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把敌人动态收于眼底下,监视敌人。

同时,战壕的设置,能保护后方的根据地,形成前可攻、退可守的优势,建筑出一条坚固的防线,在整个战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鹅公髻山瞭望台

鹅公髻山瞭望台路标。

鹅公髻山瞭望台路标。

鹅公髻山革命根据地瞭望台,是连江支队三团军事战略制高点,居高临下,可以及时掌握秦皇山大部分主要通道的情况,在革命战争时期,对保护秦皇山革命根据地和周边群众安危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通往瞭望台的山路还在修缮中,经过35分钟的山路徒步,登上瞭望台,途中能深切感受到先辈们为革命事业所付出的血汗。

鹅公髻山瞭望台旧址。

鹅公髻山瞭望台旧址。

瞭望台上视野开阔,和平年代下的风和日丽,更显烽火连天岁月下的艰辛。微风吹过,脑海中不禁联想先辈们在此奋勇顽强开展战斗的英姿,让人肃然起敬。

【记者】贺欢

【通讯员】胡汝晴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曾慧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