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职场发展之困如何破?

五邑人社
+ 订阅

文丨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王永

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电子竞技幕、新是从拓训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建筑墙设计师……随着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形态的迅猛发展,一批职业应运而生。

这些相对“小众”的职业背后一个正在不断壮大的职业群体,但业者仍面临很多的发展困惑。如何宽新职业发展空间,加强新职业培或许是其中要义。

持续输出能力不足 面临职业发展瓶颈

早上五点起床,半小时洗漱,后坐下来开始准备下午的直播课程容,同时还要和团队成员沟通学员名和线上收费课程的课件准备情况两台电脑,两个微信号,左右开弓一直忙到中午,叫个外卖对付完午饭,下午两点准时上线直播,一直到晚上十点下播后吃晚饭,午夜零点上床睡觉……

这是某短视频平台博主刘晓一天的日程安排,作为一名专门教人写文案的短视频博主,刘晓认为自己也算是新职业从业者。在短视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的这几年,文案设计人才奇缺,她看到了这个难得的创业风口,迅速入驻到某短视频平台,成为最先试水的那批人。

“对于视频博主来说,持续输出能力不足是制约他们发展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很多人从事直播带货或者短视频创作最初都是凭着兴趣,因为没有持续的培训学习,持续输出作品的能力不足,掉粉就成了必然结果。”刘晓说。

和刘晓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夏一楠,目前,他正在运营汽车和亲子教育方面的两个微信公众号。

“我们去年几个人新做了一个北京积分落户的微信公号,想招聘一个全媒体运营师,约了几个学历、工作履历背景都不错的人来面试,也留下了两个人试用,但总体感觉他们还是能力偏弱,要么文案弱,要么视频剪辑欠点火候,根本原因还是学习时间太少,积累不够。”夏一楠说。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何振波认为,新职业从业人员群体,特别是一些伴随互联网技术兴起的新职业从业者,因为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培训体系,一些新职业从业者,比如短视频创作者、网络直播销售员等,都会面临职业发展空间提升的瓶颈。

加强新职业培训  “吃螃蟹”效果值得期待

新职业发展势头迅猛,人社部门对新职业培训的布局也在紧锣密鼓中进行。近日,人社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各地人社部门要将新职业培训评价项目纳入本地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两目录一系统”,按规定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

青岛市是全国首批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试点地区,出台了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相关支持政策,与滴滴、美团、京东三家试点企业合作启动试点,并在人社部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说起加强新职业培训的相关工作,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青岛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颇有心得:

“我们突破传统培训补贴范围条件,即突破现有补贴政策要求企业与劳动者‘签合同、参加社保’的传统模式,将未与试点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但通过企业平台提供服务,获取劳动报酬的新就业形态重点群体纳入培训补贴范围。将参训人员培训后通过平台获得劳动报酬作为试点企业申领补贴的条件之一,以此促进平台企业吸纳参训人员实现新就业形态就业。”

截至目前,美团、滴滴、京东等试点企业在青岛已开展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培训1.6万余人次,大大提升了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了其就业能力。

“网约配送员等新职业无疑是新时代的新产物,在其诞生、成长、和快速发展的各个阶段,国家政策、新兴技术和市场创新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新职业群体的职业能力提升方面,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对稳定新职业群体就业和促进就业帮扶具有重要作用。”美团点评法律政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孟续铎说。

夯实技工教育培训“地基”  破解职业发展后劲不足问题

采访中,多位新职业从业者示,提升从业人群的职业发展空间还是要从加强新职业培训的“表,源头”,即职业教育的角度入手,寻找提升新职业发展空间的“活水”。

对此,人社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中也有相应规定:

“结合新经济、新产业、新职业发展,建立职业与教育培训专业(项目)对应指引,修订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内容,增设与新职业对应的新专业(项目),加强新职业人才培养。”

“我从小喜欢打游戏,一直有个电竞梦想,希望能在专业电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初不顾家人的反对选择了电子竞技专业,就是希望可以改变家人的看法。现在电子竞技运营师已经成为一个新职业,而且获得了国家认可,我终于可以把电竞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了!”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电竞班的郑煜晋谈起当初的专业选择和今后的职业发展路径,信心满满。

“中国电子竞技发展至今,最大的缺口不是职业选手,而是与行业配套的赛事组织人员、游戏策划人员和职业经理领队等。我们学院的电子竞技专业配备优质师资,专门培养能够从事电竞赛事运营管理、俱乐部运营、赛事执行与新媒体传播、电竞赛事直播与解说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该校电竞学院副院长刘毅介绍。

虽然新职业群体在职业成长中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但随着新职业标准开发、培训、评价等工作的完善,新职业人才供给质量将更高、结构将更加合理,其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作用也将更加凸显。

编辑丨邱曼 徐德金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