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名片
校名:广州市第十八中学
创办时间:1874年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前进街桃园中路276号
校训:明德远志 外融内省
近日,广州市第十八中学和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签署协议,共建爱国主义教育“第二课堂”。百年老校和爱国教育基地的联姻,将有效激发学校青少年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新址坐落于广州天河东部金融城的广州市第十八中学,办学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学校以“以人为本、共同发展”为办学理念,以“经典书画、积极人生”为办学特色,打造了一个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理想空间。“再续传统、再创辉煌!办成广州市天河东部地区的优质名校。”
传承发展:
续写百年老校的新辉煌
丽清家塾位于黄埔区庙头大街27号,门楹上的“丽清家塾”是举人黄佩朝所题。
广州市第十八中学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创办于清同治十三年(即公元1874年)的禺东书院。据史料记载,作为科举乡试的地点,禺东书院成为当时莘莘学子考取秀才、开启仕途之路的起点。
此后,禺东书院虽然经历多次更名,但是始终不变的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初心。1953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广州市第十八中学,并沿用至今。
十八中办学旧照。
作为广州天河东部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中学,广州市第十八中学享有盛誉。
1960年,学校开办侨生班,是广州市第一所招收华侨学生的中学。1958-2004年,十八中成为完全中学,是广州天河东部唯一的重点高中,在全市具有广泛的影响。2006年2月,学校被评为市一级学校。2015年成为全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校,2016年1月成为广州市书法特色学校,2019年12月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传承项目为书法。
“学校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曾经创下了辉煌的办学成就。”长期在学校工作,见证学校一步步发展的广州市第十八中学副校长江伟文介绍,“我们的办学愿景就是续写百年老校历史辉煌,再造广州天河东部优质学校。”
立德树人: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广州市第十八中学党总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大手拉小手,跟党一起走”为主题,由年级家委会牵头组织初二年级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到广州黄埔军校开展红色亲子研学活动,向革命先辈致敬,在新时代弘扬“五四精神”。
“学生和家长一起学思践悟,体现了十八中家校结合,全员教育的办学理念。”广州市第十八中学党总支书记王海涛介绍,学校有效地克服了党建和育人“两张皮”的问题,注重将育人与党建工作相融合,在潜移默化的浸润中,塑造学生完善人格和爱国情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今年,广州市第十八中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把思政教育和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节点联系起来,积极探索和开展“青春向党”主题系列活动。结合世界读书日,开展“青春向党”读书月活动,鼓励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结合“全面健身计划”,开展“青春向党”杯篮球赛,展示新时代中学生的竞技激情和蓬勃朝气;开展“青春向党 辉煌百年”主题漫画创作活动,孩子们用生动的画笔、绚丽的色彩讴歌党的辉煌成就;依托学校书法特色教育,组织开展“青春向党 翰墨飘香”书法创作比赛,引导学生挥毫泼墨,书写百年华章……
合唱团参加歌咏比赛。
运动会。
党建育人,成果丰硕。在刚刚结束的天河区中学生党史知识竞赛中,通过校内选拔出来的5名同学组成的十八中代表队经过激烈的比拼,摘得比赛一等奖。一名同学在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将代表天河区参加广州市级比赛。
特色教育:
为学生播下书法艺术的种子
今年1月,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直播在广州市第十八中学开播。该校和当地社区居委会合作,联合开展“挥春致祥满盈彩”迎春接福活动。
因为疫情的缘故,十八中的学生通过线上直播“带货”,将亲手书写的春联和福字免费赠送给社区居民。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当天一个半小时的直播,共送出学生作品100多幅,高峰时有约500名网友在线竞相认领。
这是该校推广书法特色教育,鼓励学生走向社区、服务社区的典型案例。笔者走进广州市第十八中学的书法课室,古色古香的装潢设计,整齐摆放的笔墨纸砚,让人一下子沉浸到书法的天地之中。
书法比赛评奖。
“我们开办书法特色教育的意图,就在于给学生播下艺术的种子,静待未来开花结果。”广州市第十八中学书法骨干教师莫非介绍,2011年9月,学校制定了书法特色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书法特色教育的育人目标。2016年成功举办了广州市青少年书法大赛,此后每年都承办或派出师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书法比赛(活动),屡屡获得佳绩。
十八中重视美育教育,形成了以书法教育、漫画创作及手工制作为主的美育教育品牌。以书法为龙头,学校的特色教育蔚然成风。注重经典文化学习,倡导全校师生吟诵经典诗词,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底蕴。
美术课堂。
校长访谈
广州市第十八中学校长赖卫恩:
打造与天河东部发展相匹配的优质中学
近日,广州市第十八中学校长赖卫恩接受南方日报、南方+采访,畅谈学校传承悠久办学历史,展望“十四五”办学的新规划、新期望。
南方+:学校校训有什么具体内涵?
赖卫恩:广州市第十八中学一直以“明德远志、外融内省”为校训,这是我们尊重学校历史脉络,传承优秀办学传统的体现。
校训中,“明德”取自《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达到完善境界。“远志”出自《勉侄书》“志存高远”,张载《正蒙》“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外融”取《论语》“君子和而不同”之意,“内省”取《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之意。总之,学校的教育就是要引导、培养、挖掘深藏在学生身上天生的美德,发扬光大。培养学生开阔的心胸,树立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而发奋读书的远大志向。教育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内化为积极的行动从而使自己向真、向善、向美。
初三学子中考百日誓师。
南方+:走过百年办学历程,如何让老校焕发新活力?
赖卫恩:作为广州天河东部的初中学校,我们按照天河区基础教育“幼儿善育、学有优教”的幸福标杆行动,以提升教育育人品质、健全教师发展体系等为行动目标,从优质量、优校园、优队伍等方面,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吸引更优秀的学生,改善生源结构,焕发百年老校的新活力。
南方+:学校如何规划下一步的发展?
赖卫恩:学校将传承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有爱国情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随着广州城市发展东移,学校所处的地段已经成为广州第二CBD金融城二期区域。为了满足老百姓对教育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和新期望,打造和天河东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优质中学,学校坚持以高要求、高标准发展建设,为天河和广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科技小达人。
【记者】杜玮淦
【通讯员】刘伟
【图片】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