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课堂:豆豉(下)
上回说到,阳江豆豉的起源,流传着一段凄美动人的民间故事,如今,豆豉已成为百姓厨房中常备的调味料之一,而阳江豆豉也成为豆豉行业中的“领跑者”。
众所周知,豆豉是一种调味料,然而除了调味料,你可知道豆豉还可作为中药使用。当然,药用的豆豉,并非我们日常在厨房里见到的带有咸味的豆豉,而是带有药味的豆豉,又名为淡豆豉或者香豉。
中药里面的淡豆豉,它的制作方法跟我们调味用的豆豉大同小异,都是用豆子经过发酵后的产品,只是豆豉在制作过程中加盐,而淡豆豉不加盐,换成加中药;一般来说,淡豆豉在制作过程中,加入桑叶和青蒿的煎煮液,让大豆吸尽煎煮液后,再进行发酵的工序,用这种方法发酵的淡豆豉,味甘、辛,性凉;入肺、胃经,具有解表除烦的作用。与其他解表药相似,淡豆豉质轻辛散,具疏散宣透之性,能散表邪,具有温和而平稳的解表发汗之力,无论风热、风寒均可使用;例如常用作治疗风热感冒的银翘散,里面就有淡豆豉的成分。虽说淡豆豉药性温和,发汗之力不如其他解表药那么峻烈,但它还兼有除烦的功效,这是其它解表药不可媲美的;淡豆豉善宣散郁热,能治疗邪热内郁引起的胸中烦闷、虚烦失眠等,例如具有清热除烦功效的伤寒名方栀子豉汤,里面就有豆豉的成分。此外,因为淡豆豉为发酵品,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酶,所以淡豆豉还有健胃和中,助消化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外感烦热,胃口不佳。
药食同源新冠预防方之—:葱豉乌梅葛根汤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组成:
葛根150g,淡豆豉45g,乌梅20g,葱白(东北大葱)4段(后下),茵陈25g,藿香15g,生姜3片。
做法:
加水2000ml,煮沸20分钟左右,葱白最后10分钟才放入煎煮,煮取1200ml,供一家三口人饮用,每人400ml,分2次服,连服3-5天。
栏目特约养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点评:
广东省中医药局组织省中医治未病服务质控中心专家依据中医养生保健理念,结合广东时下气候特点,研究制定了几款药食同源新冠预防方,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款适用于有慢性基础疾病、居家隔离人群及管理人员、密切接触者,平时容易疲劳,易气短乏力,汗多,口干,容易口渴,口味粘腻,胃口一般者。
葱白性温味辛,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淡豆豉性平味甘苦,有解表除烦的作用。葛根性凉味辛,能解肌清热。三个食材合用,起到解表驱邪,清热解肌的功效。再针对最近龙舟水高温多雨的湿热气候,加入收敛虚火的乌梅,化湿的茵陈、藿香。整个药膳具有健运脾胃、养阴生津、化湿解表的功效,从而起到增强正气预防作用。
本期当值药师:
向俊,广东省中医院临床中药师,中药学硕士。擅长:中药药物咨询,包括常用中药煎煮服用方法、配伍禁忌、合理用药咨询,常用中药饮片鉴别,常用毒性中药研究,中成药用药咨询等。
“每日一膳”栏目由南方日报携手广东省中医院联合推出,根据时令,每天为读者奉上一道或汤、或菜、或茶的养生膳食。扫一扫二维码,可上传养生菜式参与“粉丝靓菜”评选,或请专家团队为您私人定制养生膳食。
粉丝靓菜二维码。
为您而煮二维码。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让我们一起健康为乐,助人为乐!
【记者】严慧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