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究所副所长到种企创始人,卓齐勇的育种故事

农财宝典
+ 订阅

满墙的奖状记录了过去几十年中卓齐勇的辛劳所凝结的勋章。谈起育种,84岁的卓齐勇依然满腔热情,“现在虽然开公司了,我们还是在搞育种。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更多好的品种造福农民和消费者。”

卓齐勇在冬瓜田中

潜心科研育种

学习园艺专业出身的卓齐勇1959年来到了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一干就是38年。

那时我国冬瓜节瓜产业是什么样的?卓齐勇回忆道:“当时(1959年)市面上的冬瓜、节瓜只有农家品种,南海青皮冬瓜比较有名。”科研育种需要脚踏实地,卓齐勇有时6、7点就到田间为瓜类授粉。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回去整理不同植株的株型、抗性等资料。

在那个科研经费尚且匮乏的年代,卓齐勇通过不断探索、试验,于上世纪80年代育成了粤农节瓜,为种植户和消费者带来福音。“粤农品种不仅质量、口感好,而且较常规种的亩产量增加28%。”卓齐勇说道。凭借着粤农节瓜,卓齐勇荣获当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国务院津贴。

粤农节瓜

万事开头难,杂交育种作为遗传育种的基础途径,非常依赖可以保留亲本优异性状的基本材料。卓齐勇还成功开发出了强雌系节瓜,为节瓜后续杂交育种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迈出了节瓜科研进程中的一大步。

据了解,卓齐勇曾任蔬菜所副所长多年,除了粤农节瓜、5号黑毛节瓜,还主持育成了早青1号、2号黄瓜、绿宝石苦瓜等二十多个蔬菜新品种,获得国家级、广东省级和广州市级先进科技奖等十余项奖项,为我国蔬菜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直面市场检阅

1998年,卓齐勇卸任退休,退休后本可颐养天年的他放不下农业,又成立了广州卓艺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艺种业”),以研究、生产和销售优质蔬菜种子为主营方向。

从研究所到企业,卓齐勇跳出了科研“温床”,直面市场的遴选。从育种家到企业家的身份转变,也带来了思维转变。“不仅注重开发成果,还要关注利润,以市场为导向。品种上市后,生产和市场是否认可。”卓齐勇说道。

据了解,卓艺种业在清远、连州一带拥有繁种基地,专门用于选育工作。每年,基地繁种冬瓜、节瓜约1100公斤,推广面积超过2万亩。

卓齐勇(右一)

卓齐勇经常与经销商、菜农沟通,收集品种的市场反馈,及时调整育种目标。博罗县龙华镇俊丰种子店与卓艺种业合作已有十年。总经理吴运果评价,“卓艺种业的冬瓜种子质量都比较稳定,我们每年推广种苗达到上百万颗苗,农户反馈好种也好卖。”吴运果介绍,卓齐勇每年都会来博罗县下田,了解育苗生长情况和经销商、农户的建议。此外,有新品种推出时,卓齐勇会先联系种子店进行试验,收集在当地的种植情况和稳定程度,再进行推广。

好品种远销海外

卓艺种业选育的广东杂交黑皮冬瓜耐热、抗性好,并且产量高。目前在广东、海南、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具有良好推广效果,仅在广东省便有接近1万亩推广面积。此外,广东杂交黑皮冬瓜还是供港品种,远销加拿大等地区。

“卓艺黑皮冬瓜色黑有光泽,且头尾均匀,长度普遍在70-80cm。不仅品相颜值高,广适性也表现良好,自海南到东北均有种植。”卓齐勇介绍。据了解,今年上市的一千斤卓艺黑皮冬瓜种子已全部订出,近年来经常处于供不应求。

卓艺杂优黑皮冬瓜

“火箭炮黑皮冬瓜瓜形更偏向长条形,不仅产量高,它的冬瓜心室小,耐贮运性能也很好,目前在上海、江苏等地区。”谈起不同冬瓜品种,卓齐勇如数家珍。除了冬瓜,卓艺种业还选育出新粤农8号等节瓜,以及丝瓜、苦瓜等蔬菜,普遍受市场欢迎。

卓齐勇介绍,节瓜作为广东特色农作物,研究基础较好,接下来的研究将重点集中在品质提升及品种多样化,以满足市场需求;冬瓜的育种目标主要是提高质量,瓜形美观、头尾均匀、口感好,且在生产方种植方面产量高、抗性强是冬瓜的育种方向。“近年来出现的冬瓜黑心病为生产流通带来了严重阻碍,危害产业健康发展。”卓齐勇表示,黑心病攻关和植物保护是卓艺种业接下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记者丨陈迎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