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TOD”是粤港澳大湾区城镇群TOD星系中的恒星,她在区域内发光发热,发挥着辐射带动效应、场域集聚效应、孵化创新效应、产业联动效应和智慧低碳示范效应……而面对广东“双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广州东部中心无疑将成为这样一颗引人瞩目的恒星。
把大湾区城镇群比作宇宙星系,那么每个TOD就是星星,CBD+TOD地区则是能够发光发热的恒星。罗勇制图。
近日,由广州东部中心地标作品——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新世界广汇尊府揭开的一场里程碑式的封顶仪式,将全社会的目光再度聚焦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以及穗港深黄金走廊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上。
2020年5月25日,新世界中国匠心打造的广州东部中心封面作品,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新世界广汇尊府举行封顶仪式。随后,“广东省海归国际产业创新中心”东部中心基地同步举行了授牌仪式,这意味着广州东部CBD总部经济区里程碑地标的诞生,将吸引越来越多高、精、尖人才的流入,发挥更大的城市核心资源聚核效应,成为广州向东发展的主阵地、穗深合作的桥头堡。
在广州东部CBD金融产业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对广州东部中心曜变大湾区“恒星”板块的时代风口和历史大势表现出持续看好和深切期盼的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广州年初明确提出未来三年要通过“五大中心”建设,加速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核心引擎的目标,11个新老城区亦纷纷基于本地的特色优势提出相应的发力方向,意图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
广州东部CBD金融产业论坛现场。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吴伟洪摄
有专家指出,广州东部中心在区位、交通、产业、生态、教育等方面具有不可复制的多重优势叠加,其所在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本身又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承载区和珠三角国际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无疑将在广州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征程上承担更多的使命和责任。
“TOD+CBD”发挥聚合效应
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九轨交汇激发新动能
广州东部中心效果图一
关注广州城市发展的人知道,“东进南拓”已经成为广州这座十年净增了近600万人口的大湾区核心城市最火热的主题。
过去一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广州的城市建设继续沿着“东进”的轨道一路高歌猛进。由黄埔和增城组成的广州东部,不仅聚集着整个广州超四成的产业,而且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以及穗港深黄金走廊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也布局了一大批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王牌军”,更是广州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人居环境、助力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重要平台。
打开粤港澳大湾区地图,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广州东之所以能够在整个大湾区率先表现出空前巨大的资源和能量聚合效应,一方面是因为其处在大湾区核心城市的黄金A字顶端,借助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硅谷”——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这条“钻石纽带”,直接链接了广深两座全球Alpha顶级一线城市,并集合了全省6成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在广州13个重要创新节点中,有一半就分布在广州东。除此以外,从广州环市东到以珠江新城为中心的广州天河CBD,沿着广州国际金融城-黄埔临港经济区中央商务区(又称“广州第二CBD”)和广州科学城一路过来,所有最重要的经济商圈和创新平台均实现了自然过渡伸展、无缝连结,中间没有任何“城市非建成区”的留白和阻隔,这可以理解成是增城与南沙等其它广州新兴城区最大的不同,也是广州东部中心未来成长价值和发展空间受到社会和市场普遍关注和认可的核心基础。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A字顶端的广州东部枢纽串联穗莞深港四大核心门户。图为广州东部中心和广汇新世界项目区位示意图(非正式地图)。
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新世界广汇尊府,是广州东部中心第一个成功封顶的地标项目,无疑对整个广州东部CBD的加速建成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
因而,5月25日在广州周大福国际金融中心(东塔)举行的广州东部CBD金融产业高峰论坛暨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新世界广汇尊府封顶仪式,不仅迎来规划、金融和产业经济等多个领域权威专家,共同探讨广州东部 CBD发展新方向、新价值、新机遇,从多角度解码、探寻金融产业发展新未来,同时,亦吸引了增城区委、区政府有关负责人到现场讲解增城作为广州东部门户城市在“十四五”建设中主要目标和美景蓝图。
政府既是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者、决策者,同时也是引导者、推动者。因而,地方政府在“十四五”期间推动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的“路线图”,自然成为媒体和社会各界在本次会议中的关注焦点。
据出席会议的增城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增城区在“十四五”纲要中重点提出将“加快广州东部CBD”建设,未来5年内,将在广州东部CBD投入建设超790亿元,打造聚集TOD+CBD功能的城市中心,未来将加快推动区域金融产业与总部经济发展。
那么,除了公开的“十四五”规划以外,上述相关负责人还带来了哪些重要的增量信息呢?
据透露,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1053亿元,总量居广州各区第二;2020年GDP1062亿元,增长5.1%,增速居广州各区第二。2016-2020年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均超过30%,增速居广州各区首位,固定资产投资额连续三年超千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GDP增长25.3%,增速居广州各区第一。
而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在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共签约183个项目,总获超8600亿元的投资。其中增城签约项目共达47个,协议总投资达1845亿元,投资金额超黄埔、番禺,仅次于南沙。在此次签约中,大部分为前沿新兴行业和极具竞争力的产业,这给增城产业带来了强而有力的发展驱动。
在上述相关负责人的眼里,这得益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和广深第二科技创新走廊的崛起。增城作为广州东部核心城市,其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是穗港深黄金走廊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核心区域、交通枢纽、创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重要增长极,也是企业拓展南中国、东南亚市场的战略要地。
广州东部中心位于穗港深黄金走廊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核心区域、交通枢纽、创新高地。
正因为区位价值和发展前景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2016年以来,增城共引进了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广州保利国际金融总部、超视堺、维信诺等产业项目505个,计划投资总额超3200亿元,预计年产值(营收)约5700亿元。此期间,当地新发展的市场主体年均增长率约24.2%,2020年新发展市场主体增长36%,增幅居广州各区第二,其中新发展企业增长116%,2020年底各类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9.6万户。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哪里有价值洼地和初露的商机,哪里就会有聪明的资本蜂拥而至。
目前,广州东部已汇聚两大国家级开发区、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吸引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400多家跨国公司投资创业,世界500强企业项目近200家。随着人口和资本的加速流入,广州东部中心作为广州核心引擎对整个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支撑作用将日益凸显。
相比珠江新城和广州科学城这些相对成熟的CBD和平台,广州东部CBD如何发挥后发优势、从而实现弯道超车?
对此,增城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也公开透露了增城区下一步的“打法”:在中南部要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建设宜业宜居宜养宜游生态之城。
在具体战术上,增城提出了“TOD+CBD”发展思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这片核心区与大湾区其它重要引擎平台的连接互动和协同发展。
据了解,未来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将打造7倍于广州东站规模,实现“4地铁+3国铁+2城轨”的九轨交汇,整体交通格局将于2023年基本完工。其中地铁28号线有大湾区“横贯铁路”之称,串联佛莞穗深;地铁13号线二期计划2022年建成,将无缝连接珠江新城,构建无缝一小时大湾区生活圈。
地铁28号线有大湾区“横贯铁路”之称,串联佛莞穗深。
此外,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商务区作为增城正在建设的八大产业平台之一,未来将背靠增城近年打造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智能家居产业、休闲服装产业和食品饲料产业“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正在培育发展的新材料、智能装备和金融科技三大新兴产业集群所形成的综合基础优势,为将来的发展定位聚焦更多的发展动能。
超能TOD助力广州东恒星板块崛起
大湾区中心城市新名片跃然纸上
实际上,业界对广州东部中心借助交通规划优势正在获得和蓄积的巨大发展动能早有察觉。
早在2016年,增城区委主要领导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就提出,未来增城将突出建设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商务区,重点加快轨道交通、轨道站场及综合体一体化建设,打造城市核心功能区,提升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整合周边4035亩土地,引入品牌企业进行整体开发,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商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广州东部国际商务中心和商贸会展中心……
广州东部中心效果图二。
公开信息显示,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商务区规划总面积8.75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
多年后的今天,这片地区成为拥有国内首个集铁路、城际轨道、地铁、汽车客运站、出租车站、巴士等多种公交系统的枢纽型城市综合体,辐射范围可扩展到整个珠三角地区,并连接长三角、京津冀地区。
根据最新信息显示,当前广州东部中心已汇聚九大轨道交通系统,即四条地铁:地铁13号线(已开通)、16号线(规划中)、20/23 、 28 号线(规划中);三条国铁:广深铁路、广汕铁路(在建中) 、京九高铁;两条城轨:穗莞深城轨(已开通)、新白广城轨(在建中)。按照规划设计,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体系建成后,半小时可达广州、东莞主城区,1小时可达深圳主城区。
九大轨道交通交汇示意图。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罗勇作为项目负责人,近年深度参与了多个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相关规划。在他看来,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已进入轨道时代,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是必然规律。大湾区依托轨道网,可形成网络化、多中心的世界级城镇群。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为密集的城镇群,粤港澳大湾区在5.65万平方公里内聚集了8620万人口,近十年人口正增长了35%,人口密度在到约1380人/平方公里。在罗勇看来,纽约、旧金山和东京等传统三大湾区发展经验显示,只有密集的轨道交通才能托起庞大的人流。而能够更加靠近轨道站点工作和居住生活,既是经济规律,也是社会规律,更是环境规律。一个个沿着轨道站点形成的工作、生活和休闲游憩组团(TOD),是大湾区城镇群主要形态。如果把大湾区城镇群比作宇宙星系,那么每个TOD就是星星,CBD+TOD地区则是能够发光发热的恒星。
罗勇认为,CBD+TOD发挥的就是TOD的“恒星”作用,使其在区域内发光发热,发挥着辐射带动效应、场域集聚效应、孵化创新效应、产业联动效应和智慧低碳示范效应。“CBD+TOD”的成功,有赖于管理者、投资者、规划者的共同努力,应遵循发展规律,夯实与之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目前,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片区的规划建设是遵循这个规律的。
在网络化、多中心的世界级城镇群里边,从一个相对边缘的新兴板块,逐步发展成为广州东部核心引擎,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商务区在媒体和社会受到的高关注度和认可度,其实来得并不突然。
2019年9月,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片区的城市设计甫一出炉,就确立了广州东部面向未来的城市门户、以人为本的区域服务中枢、智慧与生态的崭新城市形象,从而在社会舆论中掀起过一股关注广州东部中心发展的新高潮。
当时,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片区城市设计总规划师、德国意厦规划设计执行董事、北京广州分公司总规划师张亚津面对媒体就公开指出,和众多TOD模式开发的片区相比,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片区在交通通达的量级上是极高的。因此,她的团队从整体功能区设置上设计为三个组团以满足东部枢纽的三项区域职能定位:区域科技产业服务中枢、区域城市服务中枢、以会展为引擎的国际化文化交流中枢。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最大的亮点是,在设计中增加了一条连接南北的U形公共空间带,作为整个区域最突出的空间特征,并强调人本尺度与步行友好的枢纽体验,用建筑和景观共同打造未来城市名片。
两年后的今天,作为广州第一个完全以TOD理念打造的新型城市综合体区域,广州东部CBD已汇聚新世界中国、保利控股、凯达尔、城投雪松总部、骏誉、越秀等一大批实力发展商,目前有8座超过200米的甲级写字楼正建设中,另外2座正待规划落地。
而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新世界广汇尊府双地标封顶,则标志者广州东部中心的建设将进入发展快车道,从而助力将张亚津及其团队当年的美好设想逐步变成现实。
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广汇尊府效果图一。
时隔两年,张亚津在广州东部CBD金融产业高峰论坛上谈起广州东部中心的发展亦表现得深有感触。她说,该片区城市设计3大核心目标是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门户,整合系列交通模式实现高效运转,构建人本尺度与步行友好的枢纽体验。
近年来,高铁城际速度正在推动城市界限的模糊区域的临界地带正在成为新兴机会地区。回望枢纽,张亚津坦言,广州新的城市名片已跃然纸上。未来的东部交通枢纽片区将成为广州新一代创新商务示范区、广州东部对接大湾区的桥头堡、广州东部代表性CBD中心。
助力广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构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核心引擎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广东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的步伐也将进入快车道。
在广州东部CBD金融产业高峰论坛上,有业内人士指出,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在实体经济基础扎实、现代高新制造业密集的广州东部中心率先封顶,对广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核心引擎将提供实质性的支撑作用。
众所周知,今年发布的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将金融内容独立成章,提出从构建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实施更高水平金融开放等四大方面,共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加快建设金融强省。
作为金融大省,广东各项主要金融指标长期领跑全国。事实上,2020年广东金融业已实现增加值近1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近9%。而根据规划,广东金融业在GDP中的占比还要增加一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广东金融业还将进一步加速发展。
无独有偶。近期,广州市印发了《广州市关于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和《广州市关于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下称《计划》),绘就未来三年广州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路线图”,并提出了广州将建设大湾区资产管理中心、大湾区绿色金融创新中心、大湾区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大湾区跨境投融资服务中心和大湾区金融要素区域交易中心供五大“金融中心”的具体目标。
实际上,广州的金融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数据显示,2020年广州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234.06亿元,同比增加8.3%,占GDP比重8.9%,拉动GDP增进0.7个百分点,是全市第四大支柱产业。
要支撑广州乃至整个广东金融业能级的“上冲”,加快实现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伟大目标,毫无疑问要依赖大量能够直接与国际金融城市对标的基础硬件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作为广州东部CBD首个封顶的国际甲级标准写字楼,也被业界称为广州东部中心的“周大福国际金融中心”,他们同属中国港资爱国企业新世界中国一手打造。
素有“广州第一高楼”之称的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以530米的高度淡定屹立于珠江新城CBD,和广州西塔、广州塔成三足鼎立之势,构建广州天际线。早在2011年8月,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正式动工,就因为刷新广州天际高度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建成后即成为广州CBD最显眼的地标性建筑。
作为中国建筑系统内第一个承接、第一个动工、第一个封顶、第一个完工的超过500米的百层高楼,国内第一个使用全智能化顶模系统进行施工的百层高楼,国内第一个使用全跳仓法施工深基坑地下室的百层高楼,国内第一次使用20米每秒超高速电梯(目前全球速度最快的电梯)的百层高楼,国内第一个核心筒使用双层钢板剪力墙的百层高楼,广州东塔的建成,早已深深嵌入广州乃至整个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
有数据显示,作为广州体量最大的写字楼,广州东塔的租户多为跨国公司及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其中超过一半为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可以说,广州天河CBD的繁荣,要给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记上浓墨重彩的一份功劳。
建设广州东部CBD的重点目标之一就是推动区域金融产业的发展。据介绍,科技金融产业一直是区域主导的产业,2020年该板块的营收超过4000亿元,为东部交通枢纽的发展、科技金融、产业链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然而,不是所有的高楼大厦都能够以国际金融中心来命名。
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是有着“地标专家”的新世界中国继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之后,在广州东部中心打造的又一座城市地标,以卓越全球化视野,融汇前瞻的CO-Central都会融合体的理念,发挥资本运营和产业招商的优势,在全球经济金融化的趋势下,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与广州东部CBD价值相融共生,彼此相互成就,助推广州东部中心强势崛起。
金融业的发展需要更优质的创新力量,对此,广东创新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教授认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对于如何促进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发展,都是很重要的课题。人工智能、数据云计算等应用到金融行业,将大力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双城联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是一个机遇,可以借此打造良好的金融业发展环境,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集聚,打造新型金融示范区。
而广州东部CBD总部经济区内首座金融中心封顶,将预见着广州东部中心未来的繁荣发展。随着以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为代表的甲级写字楼集群在广州东部中心相继落成,将吸引越来越多高、精、尖人才的流入,发挥更大的城市核心资源聚核效应,成为广州向东发展的主阵地、穗深合作的桥头堡,并有望成为全球企业投资、国际人才汇聚集地和发展地,以及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核心经济圈。
广东省政协委员、新世界发展执行董事、新世界中国董事兼行政总裁黄少媚。
正因为如此,广东省政协委员、新世界发展执行董事、新世界中国董事兼行政总裁黄少媚在封顶仪式一脸动情地谈到:“新世界中国将继续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号召,参与当地城市建设。新世界集团率先探索绿色债券领域,是全球首家发行可持续发展挂钩美元债券发展商,相信未来将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多元金融产业发展”。凭借多元生态圈的品牌优势及良好的项目运营管理经验,新世界中国将发挥资本运营和产业招商的优势,推动广州东部CBD崛起,托举广州向东发展,推动大湾区的更深度融合。
专题回顾
【撰文】冯善书 许蕾
广汇新世界金融正面向全球招商
新世界广汇尊府也已在市场反响火爆
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广汇尊府效果图二。
在广州东部CBD金融产业高峰论坛上最后登场的重磅环节是见证: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双子塔与新世界广汇尊府同步封顶。这意味着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也正式面向全球招商,同时新世界广汇尊府成为了广州东部中心人居封面住宅的代表。
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广汇尊府效果图三。
新世界广汇尊府,作为该区域稀缺住宅和人居封面,项目2017年10月拿地,3年兑现,5年建成,自去年12月27日开盘以来,累计劲销近15亿,住宅产品已销售近半,成为广州东部中心热销高品质住宅。20年来,广州东进的步伐从未停止,如今已然到达历史的机遇点,作为不限购的新世界广汇尊府占据区域发展标杆已将发展红利悉数吸纳。
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广汇尊府实景图。
项目地址:广州东部中心—广汇新世界金融中心
VIP LINE: 020 8219 8888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