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韶关乐昌市梅花镇大坪村委会杨家寨村中,文奎楼坐落于此。绿色琉璃瓦挡、勾头滴水亭盖,亭内仍保留木浮雕双龙戏珠,六根圆柱连接五边水泥板凳,亭中设圆木台。
这个不起眼的楼台,是湘南暴动军事会议旧址,见证了湘南起义史上重要的军事会议。
1928年1月6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向梅花大坪杨家寨挺进。7日到达杨家寨并宿营,司令部设在杨家寨贤官阁文奎楼。当晚,朱德、陈毅在文奎楼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决定今后的军事行动。在文奎楼中制定的战略决策,揭开了湘南暴动的序幕。
历史风云变幻,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文奎楼,在“杨家寨戊辰惨案”中付之一炬。20世纪60年代初重建的它,继续引领后人走进红色峥嵘岁月。
重建后的文奎楼。通讯员供图
2016年4月,文奎楼经乐昌市人民政府批准被公布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梅花大坪红色革命遗址群被评为韶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如今,作为湘南暴动军事会议旧址的文奎楼,不断有游客来此瞻仰,听大坪红色革命遗址群娓娓道来百年前的风起云涌。
流淌着革命血液的村庄
距离乐广高速公路梅花北站12公里的杨家寨,地处湘粤交界,四面环山,中间为盆地,地形十分特殊。它是广东省有名的革命老区村,也是土地革命时期乳源(1952年以前归属乳源管辖,后划归乐昌)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村庄之一。
时间回拨94年,1927年马日事变后,宜章县农协委员长杨子达转移到杨家寨(杨子达的祖籍地)。他白天干农活掩人耳目,晚上开展地下活动,后来还结识了乐昌农民运动领导人杨高林,组成搭档。
两人在村中发动群众成立了秘密农会——青苗会。会长由杨维清担任,发展了杨炎安等6名村民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杨子达、杨高林二人的影响下,村中父老乡亲和村自卫团人员逐渐倾向革命,拥护共产党的主张。
因“八一”南昌起义南征广东失利,朱德率起义军余部转战粤赣湘边。1927年12月来到粤北韶关,驻扎在曲江(今浈江区)犁铺头。随后斗争形势发生变化,朱德率起义军余部辗转北撤,于1928年1月7日来到梅花大坪杨家寨。
到达当天,乡亲们在村外柞树坳迎接朱德部队,还有10多位村民鸣放鞭炮。原来,杨子达、杨高林早前已通过秘密农会向村民做好宣传,发动村民迎接。随后,部队被安排到新书房、杨家宗祠、文昌阁、仪香阁、养正斋等地住下。
湘南起义史上重要的军事会议
抵达杨家寨的当晚,朱德、陈毅在文奎楼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决定部队今后的军事行动,史称“杨家寨军事会议”。王尔琢、蔡协民、龚楚、胡少海、李光中、杨子达等人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乐昌、宜章党组织负责人李光中、杨子达等人关于乐昌、宜章和湘南的情况汇报,分析了湘南的形势,并决定利用蒋介石和军阀唐生智战于湘北、湘南敌人势力较弱、宜章没有军队防守、秘密参加革命的胡少海身份尚未暴露等有利条件,由胡少海带领部队进入,智取宜章。同时,会议还初步拟定了湘南起义的战略方针。
“没有这次会议,就没有夺取宜章的胜利。”韶关市委党史研究室四级主任科员邵文指出,杨家寨军事会议是湘南起义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
梅花镇大坪村杨家寨。通讯员供图
1928年1月11日上午,朱德率领起义军按原定计划,从杨家寨出发,向宜章开进。次日,由胡少海带队,把队伍装扮成国民革命军,随后便畅通无阻地开进宜章县城。宜章城内的官绅以为国军到来,设宴招待朱德部队。朱德利用宴会之机,布置和指挥了围剿民团枪械、逮捕官绅的行动,将地方官绅和民团首领一举擒下,夺取了宜章县城。
“智取宜章”又称“年关暴动”,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接着成立了宜章县苏维埃政府,并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为创建工农红军奠定了基础。
“大坪村文奎楼军事会议制定的正确战略,使得农民暴动如燎原之火席卷湘南各地。”邵文认为,这为朱毛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会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家寨的烧毁与重建
“戊辰七二八,杨家遭烧杀,地痞抢钱财,兵丁滥搜刮,烧我者是土匪,劫我财者王八,控诉此冤情,血债用血抹,合作又同心,子孙更发达。”这是杨家寨村民口口相传的歌谣,以控诉清乡团的罪行,鼓励村民重建家园。
歌谣的背后是惨无人道的“杨家寨戊辰惨案”。断壁残垣、残砖破瓦,植被从废弃的房屋窗户中伸出来……被烧毁的房屋留存下来,即现在的白围楼遗址。
1928年,农历戊辰年,朱德在杨家寨策划的宜章暴动,震惊了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以朱德部队进驻杨家寨的事实为由,派乐昌县长刘应福进行清剿。7月24日至27日,刘应福的心腹两次对村子进行敲诈。后因谈判未果,于28日清晨攻入村庄烧杀抢劫。全村30多人被杀,500多间房屋被烧毁,200多户村民无家可归。
白围楼遗址。通讯员供图
其后的时间里,杨家寨村民们重建家园,在湘粤边党组织的领导和带动下,坚持长期的武装革命斗争,保护了大批革命志士,并积极支援邓小平率红七军开展“梅花血战”,为革命作出积极的贡献。
为保存这段红色记忆,杨家寨村民自发筹建了策划湘南暴动军事会议室、大坪杨家寨大革命时期革命活动陈列室。他们将保存的历史物品,如朱德使用过的马鞍、部队战士使用过的碗和煤油灯等,捐献到陈列室,并把这一段段红色历史写进杨氏族谱,代代相传。
目前,湘南暴动军事会议旧址、梅花大坪红色革命遗址群等已列入韶关市党校现场教学点和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路线。“我们通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将革命精神传承下去。”乐昌市梅花镇党委委员朱小兵介绍,具体有组织学生研学、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和弘扬革命精神讲座等活动。
来源:广东党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