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动态】江海区:外海街道520人才节:发布能工巧匠型“龙溪传人”召集令!

五邑人社
+ 订阅

外海以“龙溪”为别名,寓意“拼搏、进取、团结、爱乡”,数百年来代代传承,并孕育多项传统文化成为了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深耕滋养一方百姓心田。如今外海在打造人才强基工程和区域人才高地之时,为发掘、培养本土人才,推动人才服务质量提档升级,外海街道创新打造“龙溪传人”特色品牌,研究出台《外海街道“龙溪传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下称《认定与管理办法》)。

制度保障

出台“龙溪传人”认定与管理办法

《认定与管理办法》共有4章22条,主要内容是“龙溪传人”的定义、实施部门、认定条件、程序、数量、补贴标准、权利、义务和退出机制。“龙溪传人”是指在外海街道辖区内工作或生活的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生产经营型、能工巧匠型、文化传承型、乡村振兴型乡土人才,其认定流程分为申请、评定、资格审核、公示、认定发证五个流程。街道将为每个“龙溪传人”建立“龙溪传人”工作室,并给予5000-20000元工作室补贴,并为符合条件的“龙溪传人”提供人才公寓,激发龙溪传人”在外海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干事热情。

身先士卒

率先认定文化传承型“龙溪传人”

外海有太虚拳、生恭鲤鱼、外海面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有“龙溪诗社”“书画协会”等社团经久不息,龙溪文化能绵延至今少不了外海各个文化领域的贤人志士将“龙溪”故事唱亮唱响。外海街道从知识技能熟练程度、影响力、开展传承、传播或传授活动次数和公益性宣传、展演、展示活动次数四方面,率先认定了外海书画传承人陈祖冠、外海面制作工艺代表人物陈丽娟、太虚拳传承人陈广伦、生恭鲤鱼传承人陆月如、龙溪诗社社长马均贺为文化传承型“龙溪传人”。

自认定以来,创设生恭鲤鱼工作室和外海书画工作室,开展“爱传承”本土人才培训班40余场和文化进校园活动20余场,组建龙溪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并开展活动10余场,同步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充实后备人才资源,有效调动“龙溪传人”主观能动性,让乡土人才创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并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认定第一批

“龙溪传人”

龙溪文化传承志愿

服务队现场学习

制作外海面

开展“爱传承”本土

人才培训班

开展马均贺硬笔

书法系列培训班

招才引智

发布能工巧匠型“龙溪传人”召集令!

为积极响应“党管人才 邑彩纷呈”江门市“520”人才节活动,为发掘、培养外海街道乡土技术能手,即日起发布外海街道能工巧匠型“龙溪传人”召集令,符合条件的个人如实填写《外海街道“龙溪传人”申请表》(见附件),发送到waihaizz@163.com,联系人:李小姐 0750-3791580

申请条件

申请“龙溪传人”认定需具备以下条件:

(一)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爱国敬业,德艺双馨,具有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熟练掌握申请项目的知识和技能;

(三)在申请项目领域内具有公认的代表性,并在外海街道具有较大影响力;

(四)能够积极开展申请项目的传承、传播或传授活动,采取有效模式、多种方式培养后继人才;

(五)积极配合外海街道开展公益性宣传、展演、展示等活动;

(六)在外海街道工作或生活2年及以上。

来源:中共江海区委组织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