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东城①|榴花公园,见证东莞抗日英雄之勇

南方+ 记者

榴花塔下、青松为证,这里曾经打响东莞抗日战争第一仗……

东莞市东城街道榴花公园内,有一座高10米、分三层的榴花抗日纪念亭,亭内立有一块抗日纪念碑,上面记录着80多年前,莞邑儿女在这片土地上英勇抗战的红色故事。近日,记者走进榴花公园,一起缅怀当年不怕牺牲,奋勇抗敌的热血忠魂。

据史载,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附近多地沦陷,莞城危在旦夕。10月15日,中共东莞中心县委迅速组建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并在当时的榴花塔附近设立临时指挥所。

10月19日,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决定,派出抗日模范壮丁队和壮丁常备队共200多人开赴榴花一线,在峡口、京山(现属茶山镇)、西湖(现属石龙镇)、鳌峙塘等地作战,抵抗日军入侵。11月13日,为打击在东江北岸烧杀抢掠之敌,队伍中40余人又英勇渡江,联合石碣刘屋抗日自卫队同日军骑兵浴血奋战,激战20余天、22人壮烈牺牲,终将敌军击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当年惊心动魄的战事,如今被记录在榴花公园“榴花抗日纪念亭”内的纪念碑上,22名英烈的名字,成为东莞人民抗战东江畔的历史见证。

日前,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东城街道策划推出“党史故事,我来讲”系列活动,通过邀请熟知东城革命斗争史的老同志,在辖区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红色革命遗址现场讲述当年的革命故事,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重温革命先辈奋斗历程、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其中,首场“党史故事”就邀请到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退休干部谢向阳,在榴花公园为街道“两新”党员讲述榴花战斗的故事。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开始对华南地区、对东莞全面入侵。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日子!”在榴花抗日纪念亭前,谢向阳激动地说,榴花一战,是日军登陆华南以后,中共广东地方组织领导人民抗日武装进行的一次较早的有组织的抵抗,极大地振奋了当地民心士气,点燃了东莞人民抗日游击战争的熊熊烈火,为民族解放事业谱写了一曲壮烈之歌,也成为东莞抗战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据介绍,榴花抗日纪念亭于1998年10月15日建成揭幕,主要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当中东莞人民打的第一仗以及在榴花战斗中牺牲的战士和当地的英雄而建。

榴花公园则于1999年开始筹建,2001年年正式对外开放,主要景点有榴花塔、“民族魂”纪念景区、琉花寺等。其中榴花塔是东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民族魂”纪念景区则由原抗日纪念亭、大型浮雕、英雄广场三部分组成,主要纪念东江纵队抗日等抵御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

2008年,榴花公园被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年后,经中共东莞市委审定同意,确定为东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如今,青松不老,苍翠欲滴,铜岭山上,高高的榴花塔,至今矗立在铜岭之上,俯瞰着远处的东江、寒溪河,见证着这里曾打响的榴花阻击战,是东莞抗战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记者】刘远忠

【制图】孙沛川

编辑 毛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