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互联网2.0深调研特别报道⑧行家问道
从深圳市光明区的TCL科技下属的8.3万平方米华星光电生产线,到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内的智慧园区管理中心,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转型不仅正在热火朝天推进当中,同时也从一线城市龙头企业,向更广阔的区域和更广泛的中小企业不断深入,这背后不仅仅是因为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新基建”重要组成部分,也得益于互联网企业数字化技术的输出和实践。
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内的智慧园区管理中心。
今年5月,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宣布新一轮架构升级,进一步扎根行业、深耕区域、提升效率。这是继2018年“930变革”后,腾讯To B业务的又一次重大进化。而在腾讯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包括腾讯云在内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单季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47%。
业绩增长背后,是腾讯云清晰的战略思路。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CSIG成立以来,腾讯一直在产业互联网的道路上坚定投入,团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对产业的理解也更加深入。腾讯坚信产业数字化的长期价值,未来将从自身优势出发、深化连接能力,同时扎根行业、深耕区域,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战略升级,前SAP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李强也加入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任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智慧工业和服务业总裁。李强有20多年的IT从业经验,对商业软件、云计算以及创新商业模式有着深入理解和前瞻,是国内最早推动德国“工业4.0”落地的实践者。
深耕行业
头部制造企业能否“大象转身”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这已经是行业共识。然而中国工业企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参差不齐,大部分能力较弱、起步较晚,导致很多企业关注的焦点依然是如何在成本和效率上得到实质提升。
受到疫情的影响,在去年春节,很多工厂为了避免人群聚集,导致无法及时开工,但是位于深圳市光明区的TCL科技下属的华星光电生产线却依然7x24小时通宵达旦地运转着。在华星光电庞大的工厂里,一条生产线面积有8.3万平方米,相当于12个足球场。正在运转的生产车间里鲜少看到工人走动,只见机械手臂在忙碌地进行自动化操作。
作为电视面板领域出货量排名第二的厂商,华星光电生产的每一块面板都需要几十甚至上百道工序,对产品优良率的要求非常高。为了发现面板的瑕疵,传统方法是通过招聘大量质检员工,将AOI(自动光学检测)设备拍照,然后人工质检员坐在电脑前一张张分辨,每个质检员每天要看约1万张图片,熟练的员工能够做到1-3秒检查一张,但缺陷种类多达120种,人眼识别仍然存在偏差浮动大、效率低等问题。
此外,人力成本也很高,一名质检员上岗前要经过3个月的培训,成为快速判别的熟手又需要更长时间。华星光电联合腾讯云和格创东智,通过给生产线装上一双“AI眼睛”,打造出国内首个液晶面板缺陷类型人工智能识别项目(简称ADC项目),借助腾讯云AI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缺陷检测的准确率也大大提升。对比传统的人力判片方式,AI识别速度提升5-10倍。在2019年,ADC项目帮助华星光电提升超过1000万元的综合效益,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
据了解,与华星光电类似,像富士康、三一重工都已经与腾讯深度合作,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方面满足集团内部集约化管理和服务,实现IT基础资源弹性伸缩、工业软件服务共享、软件开发敏捷化、数据互联互通、业务场景创新等,另一方面开始面向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输出自身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助力中小企业。
区域下沉
破解中小企业转型难题
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超3000万家,除了在一线城市的标杆企业外,大量立足在区域下沉市场的中小企业同样具有强烈的转型需求,而满足区域下沉市场中小企业的产业数字化发展,更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工作,也是保证我国数字新基建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与大型标杆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较为集中和雷同的情况不同,大量散落在各个区域下沉市场的中小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的转型上不仅地域分散,而且在需求上也是更为零散和个性化,这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自从发布产业互联网战略以来,腾讯云对工业等领域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这正是腾讯这类企业能够给工业互联网提供价值的地方,为企业客户开放全部的互联网能力,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企业微信、小程序等。
据介绍,依托腾讯WeMake工业互联网平台,下沉市场的多个产业集群已经搭建。腾讯云联合当地政府、合作伙伴已在烟台、重庆、佛山、德州、张家港、西安等超过10个地区和城市落地工业云基地,并搭建了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长三角(张家港)、粤港澳(佛山)、西北(西安)、西南(重庆)四大区域产业集群。2020年底,腾讯WeMake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2020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标志着腾讯WeMake平台全面打通产业价值链、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获得国家认可。
在广东的佛山,腾讯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基地立足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与佛山市共建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双方将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并以佛山为中心辐射大湾区及周边企业,加速释放区域经济活力。在2020年4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北明数科湾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三方签订了《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合作共建协议》。三方携手助力佛山发展工业互联网,全面推进智能制造,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腾讯云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安全等领域拥有领先技术能力,将与合作伙伴围绕边缘计算、物联网平台、云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中台和工业应用等层面,共同打造“1+N”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带动佛山工业产业链跨越式发展,助推本土企业降本增效,实现产业“智造”升级。
值得留意的是,2021年,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成立了区域业务部,探索符合区域客户需求的商业模式,计划联合生态伙伴建立更多区域下沉渠道,以触达更多中小企业。
面向未来,腾讯方面表示,将进一步拉通内外部生态资源,在提供云服务的基础之上,发挥C2B的连接优势,帮助客户寻找新增长引擎,让数字化转型发挥出最大效益。
今年4月,腾讯宣布首期投入500亿元,设立“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落地。至此,“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成为腾讯公司业务发展的底座,牵引所有核心业务,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作为腾讯产业互联网战略的对外出口,也持续更新迭代。“未来,我们将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引进人才,为全社会的数字化进程提供助力”,汤道生表示。
【撰文】叶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