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未至,伴着几丝清凉的微风。5月16日清晨,504班的同学们和太阳公公一样起了个大早,在校园门口整装待发,他们即将开启本学期的研学之旅——野外生存研学记。
本次研学的目的地是广州的长洲岛,随行的还有四位教练和五位义工家长,训练项目包括高空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和野外生存训练两大环节,主要有定向寻宝、野炊、搭帐蓬等项目。接下来,就让我们随同4班的孩子们走进本次研学之旅吧!
挑战,不以成败论英雄
高空断桥篇
首先,孩子们迎来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之跨越高空断桥。十几米高的断桥横在半空,单单从地面上到半空就已经足以让孩子们汗颜,更不用说跨越断桥了。终于,胆大的孩子迈出了第一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同伴们的鼓舞下成功跨越,后面勇者越来越多,一个紧接着一个,战胜了恐惧的同时也赢得了掌声,更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一阵阵互助暖流荡漾在彼此的心头。
定向寻宝篇
在教练的指引下,孩子们开启了搜寻食材的定向寻宝第二关。带上地图和指北针,孩子们开启了奔跑寻宝模式:时而来回奔跑寻思着,看看周围的地形,时而停下来看地图和指北针,若有所思,在教练的再三指导下,每人都独立完成模拟搜寻食材的初步任务。
野炊合作篇
临近中午,烈日当空,上午的活动已经消耗了同学们大量的体力,幸好野炊项目如期而至。根据炉灶分配和之前的分组合作,同学们都有了一定的默契。于是,有人生火加柴、清洗餐具和食材,有人切菜配菜、撑勺主厨,分工明确,团队合作精神越发高涨。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孩子们有模有样的六菜一汤新鲜出炉了,那叫一个高兴!小馋猫们也早已准备好了碗筷,热情邀请家长和教练们去试吃,这顿非比寻常的饭吃得个个笑靥如花。
坚持,柳暗花明又一村
自搭帐篷篇
野炊完毕进入下午首项任务——搭帐蓬,不同以往的是要蒙上眼睛合作来搭,旨在模拟野外漆黑的夜晚,即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如何搭建生存庇护所,如何通过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寻求自救,以及如何通过信息交流指挥团队进行协作生产自救。没有蒙眼的成员,则是训练口才和沟通能力,通过语言转化为生产力。孩子们越练越上手,在集体智慧的合力下,实现了原以为不可能的任务,成功搭起了一个个帐篷。
合作净水篇
而在没有任何材料和提示的情况下,如何将污水净化,则是净化水源项目了,主要训练同学们平时综合知识的积累和动手能力。令我们惊叹的是竟然有同学会用木碳、口罩、砂粒进行净化处理,这是非常宝贵的生活经验和生存能力。在多方摸索中,孩子们明白了水资源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生涯教育无止境,立足自然大课堂。本次研学活动,既唤醒了孩子们在合作过程中的团体意识,更提升了孩子们的野外生存技能,学会了感恩父母与同伴、懂得珍惜当下与拥有。相信在这堂浓缩的生命大课堂中,孩子们定能够乐有所学,且行且思,带着这一份力量与勇气踏实前行,拔节生长。
撰稿:504班何玟萱爸爸
图片:504班张佳祺爸爸
审稿:陈洁琳老师
品质教育.学在南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