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六区联合骨科、妇科、呼吸内科、麻醉科及ICU等多个学科,成功为一名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患者实施了直肠癌根治手术。
黄阿姨今年50岁,来自阳江。去年年底开始,她总觉得大便有些异常,不仅大便次数增多,还总伴有便血的情况。她果断前往中山六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就医,接诊的吴现瑞副主任医师经肛门指捡,高度怀疑是直肠癌,且是局部进展期。
因脊柱侧弯极度畸形,CT示肝脏位置下移、胃下垂以及右侧附件巨大占位,致使腹部空间非常狭小,手术难度很大。
黄阿姨因脊柱侧弯身体存在严重畸形,需要家人照顾,于是选择回老家医院进行化疗。待新辅助化疗结束后,再次回到中山六院寻求诊治。
入院后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评估,吴现瑞副主任医师认为黄阿姨的肿瘤经过新辅助化疗后瘤体及周围淋巴结均较前缩小,手术时机已经成熟,决定采用手术治疗。但黄阿姨脊柱侧弯使得她的身体内部空间状态异于常人,极大地增加了手术难度。
中山六院组成了以结直肠肛门外科为主的医疗团队,同时邀请骨科、妇科、呼吸内科、麻醉科及ICU等多个科室对黄阿姨进行联合会诊。专家们讨论后认为,黄阿姨的腹部空间因脊柱侧弯极度畸形变得十分狭小,右侧附件区的囊性占位导致腹部的空间进一步缩小,而胸廓畸形还使得她的肺功能较差,手术中麻醉风险非常大。此外,因黄阿姨做过左侧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过程中需保持外展外旋体位以防止髋关节脱位,进一步加大了手术的难度。
在医院汪建平教授、兰平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周全准备,吴现瑞医生决定摒弃常规的腹腔镜手术方式,与张兴伟医生合作采用经肛经腹双镜联合下的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aTME)的手术。
经肛门置入单孔平台,自下而上的将直肠游离,同时清扫血管根部淋巴结,然后经肛门取出手术标本,最后经肛完成直肠-肛管的吻合。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仅50ml。
由于黄阿姨肺功能低下、血氧饱和度低等原因,手术结束后,她立即转入重症医学科(ICU)进行观察治疗。经过ICU精心医治,黄阿姨的病情很快转危为安,术后第2天便转回普通病房,身体逐步恢复。近日已经康复出院。
长期以来,残障人群由于大多行动不便,在就诊时遇到许多困难。据了解,中山六院将依托现有消化道疾病团队为基础,联合骨科、妇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等科室, 筹建一支以消化道疾病诊治、围手术期管理为一体的医疗团队,成立全国范围内首个残障人士结直肠癌诊疗中心。中心将继续加强对各类消化道疑难疾病的临床研究,积累大样本残障人士的消化道疑难疾病数据,开发随访就诊大平台等工具,更好地服务身患消化道疑难疾病的残障患者。
【记者】江玲
【通讯员】简文杨 戴希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