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65岁以上老人因伤死亡首因!袁隆平院士3月曾摔跤引发不适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 订阅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消息之突然,一时间令许多人难以接受:身子骨一向硬朗的袁隆平院士,为什么会突然住院、病重过世?

据多家媒体报道,今年3月份袁老的一次意外跌倒,很可能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

悲痛之余,「摔倒」这件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而在我国,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

怎样在老人跌倒时将伤害最小化?《惠报健康》(微信内搜索“HBJK1998”即可关注)邀请权威专家,告诉你如何有效防止老人跌倒,一旦跌倒应该怎样正确起身。

摔倒,对老年人的警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多数老年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任何一次跌倒都可能导致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

老年人髋部骨折有多可怕?

你知道吗?有一种骨折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它就是老年人髋部骨折,常见的位置在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

发生这种骨折的老年人仅第一年的死亡率就接近50%!其危害程度明显超过恶性肿瘤。

主要原因竟然是……

老年人髋部骨折之所以可怕,原因竟然是:许多老人觉得反正年龄大了,宁可在家躺着也不愿意选择手术。

然而这一躺带来的是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等,最终再也没能站起来。

因此,最主要的是“防跌倒”!

奉化区人民医院骨二科姜跃国主任讲,上段时间就有一位95岁高龄的周姓老太太在家行走不慎跌倒致伤右侧髋部导致右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急送区人民医院救治。

姜主任介绍道,超高龄老年患者一般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同时老年人骨质疏松,骨骼脆性增强,创伤打击后骨愈合能力差,所以不管是保守治疗长期卧床还是手术治疗风险都极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 防 跌 倒 。

绝大多数老年人骨折的死亡原因都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导致的肺部或部栓塞、肺部坠积性肺炎、褥疮导致的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相比之下,手术治疗髋部骨折虽然有一定风险,但术后可以早期活动,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患者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老年人如何防跌倒

穿合适尺码的鞋子,选择防滑鞋底的鞋子,如橡胶底,不要穿凉鞋、拖鞋、高跟鞋。

改变体位欲活动时应遵守“三步曲”,即平卧30秒→坐床上30秒→坐床沿30秒,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特别是夜间。

若在行走时突发双眼发黑、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和不能移动时,立即原地坐/蹲下或靠墙, 呼叫他人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行动不便或体能虚弱者务必使用助行器,家属陪护。

避免地面积水、湿滑,减少障碍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加强一些可提高平衡能力的锻炼。

注重营养平衡,多摄入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积极治疗骨质疏松,预防骨折。

跌倒后怎样扶起来?

老人摔倒后,总的原则是:不要贸然起身,先评估受伤情况,只有在没受伤的情况下、感到自己有足够力量时,才应考虑站起来。

如果家人发现老人摔伤,尽量别挪动,以免加重伤势;拨打120后,尽可能给老人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等待急救人员到来。具体操作:

首先评估受伤情况

保持镇静,几分钟内不要有任何动作,避免造成更多伤害。判断自己是否受伤,可缓慢移动手脚、手臂和腿,感受是否疼痛,活动是否受限。

如果没有受伤:缓慢爬起

从头部开始转动,自上而下,觉得累就休息一会,直到转为爬行姿势(图1);

手部缓慢发力,用膝盖撑地,爬向一个坚固的椅子或家具(图2);

不要着急,感觉累就休息一下;把手放在椅子上,一次一只手(图3);

用椅子支撑自己,小腿抬起垂直于地面,脚平放在地上,另一条腿保持跪姿(图4);

双臂和双腿发力,慢慢起身站立,转身(图5);

坐在椅子上,在做其他事之前,先坐下来喘几分钟气(图6)。

李开来提醒,摔倒后整个起身自救的过程,就像出生后从卧到翻身、爬行、坐起、站立的过程,似生命的初始,只是整个过程要慢一点。

如果受伤了:冷静求助

保持冷静,休息片刻,找出身体受伤部位;使用紧急医疗警报设备,或给120或家人打电话求助。

如果附近有枕头,把它放在头下,如果附近有毯子或衣服,在等待帮助时用它们保暖。

如果附近没有医疗警报设备或电话,就大声呼救,如果不能大喊大叫,就抓住附近的东西,敲打地板或附近家具,以产生声响引起注意。

跌倒时如何科学救治⬇️

三句口诀送给大家

科学补钙、多晒太阳,注意预防骨质疏松

雨雪路滑、减少出行,小心提防意外跌倒

万一骨折,听医生话,尽早手术重新站立

来源 | 惠报健康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