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树葬补贴提升至500元

南方+ 记者

利用殡葬新模式,进一步节约土地资源。25日记者从佛山市民政局获悉,该局发布《生态殡葬活动补贴办法》(以下简称补贴办法)提出,市民参加由佛山市各级民政部门组织的生态葬 (如骨灰植树、草坪葬等)活动,政府将按每具骨灰500元标准发放补贴。

图为今年在高明举行的生态葬公益活动。

每具骨灰政府补贴500元

据悉,佛山市从节约土地资源,倡导移风易俗需求出发,根据国家、省相关文件要求出台该补贴办法,自今年起实施,有效期3年。

按照办法,市民参加参加由佛山市各级民政部门组织的生态葬 (如骨灰植树、草坪葬等)活动,按每具骨灰500元标准发放补贴,每具骨灰补贴一次,不得重复领取。2015年以来,佛山市数次修改生态殡葬活动补贴办法,生态葬骨灰补贴从300元/份提高到最新的500元/份(骨灰),已累计发放金额超200多万元。

为此,佛山市民政局会委托市及各区殡仪馆、顺德区飞鹅墓园受理骨灰植树补贴申领事宜。直系亲属或委办人在办理参加骨灰生态葬活动手续时,向所属辖区的受理单位提交领取补贴所需的资料。而骨灰生态葬补贴所需的财政经费年初纳入市本级部门预算,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规定拨付资金。

“树葬”节约出一个中型墓园用地

出台补贴办法只是佛山推动生态葬工作一部分。

今年4月24日,由佛山市民政局主办的第十八次“骨灰植树,回归自然”生态葬公益活动在高明区更合镇长青林骨灰植树基地(以下简称长青林)启动,两天时间佛山市有994份骨灰安家在此,与树同眠。

根据佛山市民政局记录,早在2005年4月佛山就发起举办“骨灰植树,回归自然”活动,并开办“长青林”的骨灰植树基地,开拓殡葬改革之先河, 2012年6月还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优质殡葬服务品牌”荣誉称号。

截至今年清明节,全市累计超13000份骨灰进入长青林骨灰植树基地,相当于节约出一个中型墓园的用地。

树立殡葬新风尚以节约土地

从现状看,佛山殡葬改革还任重道远。

目前佛山市的殡葬方式同全国各地一样,经过十多年殡葬改革之后,城乡居民已形成习惯把先人骨灰存放到殡仪馆或墓园。这些骨灰或埋入墓园(墓葬),或将骨灰灌嵌入殡仪馆或墓园拜祭室的墙内(通称壁葬),这两种方式比之先前随处土葬已有很大的进步。

但无论是墓葬或壁葬,仍然会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而佛山市内各区几个大型墓园,如顺德飞鹅永久墓园、南海西樵福荫园尽管连年扩张,但墓穴的资源毕竟有限,墓园已无太大扩展空间。尤其是出于当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考虑,飞鹅墓园的墓穴一旦被购买,就永久属于购买者,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墓园土地消耗,在禅城区的佛山市殡仪馆,由于其地处中心区域,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因为土地资源等因素,佛山市的殡葬改革还要继续推进,尤其是会持续开展骨灰植树活动,号召市民积极参加绿色殡葬、树立殡葬新风尚,为移风易俗、节约土地资源,为佛山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佛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还会继续多措施、多形式地推广文明祭祀理念,比如鼓励无烟祭扫和网络祭扫。


■相关

补贴对象

领取骨灰生态葬补贴的对象为参加由佛山市各级民政部门组织的生态葬 (如骨灰植树、草坪葬等)活动,处理先人骨灰的直系亲属或委托人。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以下情形中的一种:先人在2015年1月1日后死亡,且生前为佛山市户籍的;或此前在佛山市各地寄存骨灰的。

(二)先人生前有意愿参加生态葬活动或直系亲属对以生态葬形式处理先人骨灰无异议的。委托人是指先人生前依法委托办理生态葬事项的受托人或先人生前的法定监护人。

【南方日报记者】尹辅华

编辑 杨晖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