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中仅面向中心城区招生?”清远教育部门回应!

文明清远
+ 订阅

5月19日

清远市教育局发布

我市高中阶段招生新政

2024年起清远市第一中学(简称“市一中”)

原则上仅面向中心城区(清城区、清新区)招生

新政发布后引发市民关注和热议。有人认为市一中只面向中心城区招生,对县城高中和中心城区的学生都是利好;有人对县城高中的师资配套感到担忧;也有人认为政策不公平,市直高中享受着全市的公共资源,而中心区域外的孩子享受不了这种福利。

新政

2024年起市一中仅面向中心城区招生

市一中是我市一所有着九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基础教育龙头学校,学校生源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其中清城区生源最多,清新区和英德市位列第二和第三。

以2020年为例

市一中面向全市学校总计划招生1050人(包括自主招生),其中清城区450人,清新区225人,英德市135人,连州市和阳山县各70人,连南瑶族自治县40人,佛冈县35人,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25人。

5月19日,清远市教育局发布我市高中阶段招生政策新政:按上级相关要求,遵循属地招生原则,从2021年起,清远市第一中学逐年减少面向中心城区(清城区、清新区)以外的县(市)招生,2024年起原则上仅面向中心城区(清城区、清新区)招生。

市一中学生。(资料图)

此外,新政还就我市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范围作出规定:按省通知要求,除体育、艺术和小语种类型可在全市招生外,其他类型在规定的属地范围内招生。如市一中自主招生的国防班和博雅班,只面向中心城区(清城区、清新区)招生。而2020年,市一中国防班和博雅班的招生范围是全市,共招收105人。

5月22日,2021年清远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发布,市一中招生1050人,其中面向全市普招945人,面向清城区、清新区自主招收国防班、博雅班105人。

市民热议

赞成派:对县城高中和中心城区的学生都是利好

质疑派:县城中学的师资配套能跟上吗?

新政发布后,引发市民关注和热议。

“可以解读成对县城高中是利好吗?市一中每年在各个县区录取了不少高分生,今后如果把当地高分生留下来在县城里读高中,说不定英德、连州的高分考生有机会叫板市一中。”“赞成派”认为,市一中减少直至取消对县域招生是一举多得的事,中心城区考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县域高中学校发展前景更好。也有市民认为,清远教育资源本来就紧张还要和周边共享,优先中心城区是对的。

“质疑派”认为市属公办高中不面向全市招生并不合理。网友“小兵”担心县域高中优秀教师和生源流失,会导致教育质量不断下滑,成绩好的进去了大概率会掉下来;网友“唐先生”表示,市直高中享受着全市的资源,而中心区域外的孩子享受不了这种福利,不公平。还有市民担心,市一中以后就不是全市最好学生的目标了。

也有市民认为这一政策对学生和学校都没好处,网友“懒”认为,二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就算中心城区学生基础比较好也不能完全摒弃县城学生吧?“恕我直言,有的县城高中本身不具备发展优秀学生的资源和能力,我真的担心有的同学就会因此被耽误了。我不清楚这个政策到底真正是干什么的,但是真的希望这只是‘原则上’。”

回应

新政考虑“振兴县中”

更加有利于县域高中的可持续发展

“对市一中有影响但不会太大。”清远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过去市一中招生分指标到县区,总量来看清城区和其余县区大概各占一半,但清远中考高分的初中毕业生主要还是集中在中心城区,县区里除了英德录取分数线比较高之外,其他都比清城区要低得多,清城区有一大批毕业生分数超过了县区分数线也进不了市一中,这些都是很优秀的学生。“减少或取消对县域招生,自然就会有更多清城区次高分的学生可以进入市一中读书,生源质量总体影响不大。”

以2020年我市中考录取为例,市一中在清城区的录取分数线为724.1分,清新696.9分,英德722分,佛冈711.9分,连州695.7分,阳山683.9分,连山686.6分,连南680.1分。清城区的录取分数线远高于连州、阳山、连山、连南等地。

“这一新政非常有利于县域高中发展。”这名负责人认为,对县域高中来说,初中尖子生流失得越多,对学校后续发展影响越大。市一中减少对县域的招生,自然会有更多高分生留在本地高中就读,本地高中的生源质量提高,对学校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从国家层面来说,这一政策一方面可以扶持县中、振兴县中,另一方面是遵循属地招生原则,遏制跨区域违规‘掐尖’招生行为。”这名负责人介绍,全国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县级中学就读,振兴县中、让县中发展起来是摆在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跨区域掐尖的违规招生行为破坏教育生态,必须坚决遏制和打击,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发展高质量教育,发展均衡的教育,让县区学校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让县区的学生更有成功的希望。

这名负责人表示,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有受益的,也会有受到影响的,但要从总体上进行规划和考虑,这样才能让教育向高质量和内涵方向发展。

素材来源:清远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