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快评|网民辱骂袁隆平被拘留,自诩“清醒”实则既蠢且坏

南方评论
+ 订阅

文 | 笃鲜

5月24日,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举行。数万名市民冒雨守在殡仪馆外送老人最后一程,全国各地网友订购的鲜花在悼念厅前汇聚成一片花海。

然而,舆论场上却出现了个别杂音。两天来,北京、天津、江门等多地通报,部分网民就袁隆平逝世发表侮辱性言论,警方已采取刑事或行政强制措施。微博对64个发布侮辱内容的账号作出永久关闭处罚。

封号名单,来自@微博管理员

封号名单,来自@微博管理员

冤枉吗?

我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禁止侮辱、诽谤他人的行为。况且这一次,侮辱言论不仅损害着死者及家属名誉,更伤害着社会公众的集体情感。绝大多数网友都对发表侮辱言论的人表示愤慨,支持依法予以处罚。

对杰出人物发表侮辱性言论,无关言论自由,而是关涉良知,暴露出一些社会成员人性的阴暗面。有人首先预设袁隆平被神化,然后用些似是而非的证据否定其功绩,将他“拉下神坛”,在他人纷纷表达哀悼时,突出自己有多么“举世皆醉我独醒”,从而赚取关注、收割流量。还有人偏就吃这一套,喜欢奉非主流观点为真理,总认为大多数人的观点、官方的态度都是错的。说到底,发表侮辱言论的人自诩“清醒”,实则既蠢且坏。

袁隆平的功绩自有公论,不是哪个人随便认定的,也不是有谁能够任意否定的。袁隆平扎根田间数十年,成功解决杂交水稻制种难题,有关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国内外研究指明了方向,获评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放眼国际,2004年,他因“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粮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获得农业领域最高荣誉——世界粮食奖。在他去世后,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外媒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肯定他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提供的帮助,联合国官方账号发文悼念,许多外国网友留言致敬……

究竟是谁被一叶障目?又是谁在颠倒是非?

事实上,无论是国家还是袁隆平本人,从没有说过创新培育杂交水稻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也没有夸耀杂交水稻完美无缺。时至今日,我们或许不用再为粮食不够犯愁,但绝不该吃饱了就开始挑刺,否定杂交水稻技术提高亩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要知道,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国家稳定与人民生计,必须做到有备无患,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更何况世界上还有很多尚未摆脱饥饿的国家和地区。

“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公道自在人心,袁隆平先生与和他一样为国为民作出贡献的人,会被人们永远铭记、追随。侮辱抹黑他们的人,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编辑 宋杰
校对 杨远云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