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段子:
00后的女生对着小男友发飙
“你跟那个90后的老阿姨去过吧”
一件真事儿:
不少人解读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时
又把“老龄化”和罗湖勾连了起来
00后称90后为老阿姨
荒谬之处人人可觉察
称罗湖为老罗湖
倒是暗合了许多人的“刻板印象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用深圳的坐标去评判罗湖
犯了和00后小女生一样的错误
从全国、从广东
从深圳,从上海、广州
这样的一线城市的相同指标里看罗湖
这是一个更客观的视野
许多的反转和意外
我们也是第一次知道


联合国都不同意!
人口是最有效的生产力,是发展的动力源泉。2020年罗湖区人口数为1143801人,占深圳市比重为6.51%;与2010年的923423人相比,有明显增加,突破了100万大关。
总量可观,人口结构更是焦点,下面这几组数字不容错过。

15—59岁人口,是公认的劳动人口。罗湖这个数字的占比为74.47%,高于全广东省的68.80%、全国的63.35%。
罗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8.57%,广东省的相应数据是12.35%,全国是18.70%。
这里头,有条“10%的分界线”,必须说明一下。
联合国对于人口老龄化有明确的界定标准。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提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可以说,现在的罗湖依然“年富力强”:有74.47%的人口处于15—59岁年龄段,劳动能力充沛,创造力活跃。
这个数字跟深圳、广东的优势完全同频共振。对于区域经济,这是核心资源,是发展的发动机。
这个数据绝对没想到!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有一个结论可能超乎你的意料——罗湖的孩子特别多!
罗湖区0—14岁的“最年轻人口”,占比16.96%,在深圳“10+1”区中,仅低于成立不久的深汕特别合作区。

在校中小学生数目被许多人视作衡量一个地区人口活力的指标,孩子的后面,意味着年富力强的家长。


为什么是罗湖?

充足的就业机会、生活成本相对不高,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有保障,年轻人才能聚集,才会放心生孩子、养孩子。
在深圳的核心城区,罗湖的房价,相对来说是“温柔”的,年轻人“上车”相对容易。
罗湖是传统教育强区,深圳中学、翠园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汇聚于此。“政府每花3元,就有1元用在教育上”,罗湖区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占比居全市第一。这是一个“甜蜜的负担”,建成区寸土寸金,罗湖建新学校的速度也不含糊。

这里还有闻名全国的“罗湖医改”。医改5年多来,罗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13.57%提高至41.59%,社康中心诊疗占集团总诊疗量占比接近5成。

鲜为人知的是,罗湖医疗卫生事业的“成本”并不高。2019年深圳全市医疗卫生事业费投入335.48亿元,罗湖区13.95亿元,仅占全市的约4%。
也就是说,罗湖以全市4%的医疗投入,服务超过6.5%的人口,辖区居民对医疗供给满意度较高,服务功能开始外溢。罗湖力推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模式,也为未来的需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共服务的绩效,值得夸一夸。

男女比例接近1:1
深受“理工男”青睐的深圳,男女比例达122.43,在全省、全国处于较高水平。而其中仅有一个城区,比例在105以下,它就是罗湖。
罗湖区人口性别比103.89,低于全国水平105.07,是全市男女比例最均衡的城区。这意味着什么?
知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提出,开拓型初创型城区里开发区工业区相对聚集,相对应的生产型劳动力人口占比大,往往男性居多。
而罗湖作为老牌金融、商贸大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完善,为女性提供较多就业岗位,男女比例更为均衡。
“男女比例均衡的城区,一般都是基础设施配套成熟环境宜居城区。”他表示。

罗湖青年驿站为来深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
男女比例均衡是否意味着“理工男”少了?刘晓博表示,深圳的研发型“理工男”主要集中在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等城区。
一个佐证是,罗湖每10万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有32153人,接近三分之一,高于深圳全市平均的28849人,大幅高于全省的15699人。
这个数据非常接近上海市的3.39万人。以“理工男”“理工女”为代表的大量高素质人口聚集于此。

扬帆正当时 奋进新征程
罗湖风华正茂
未来可期!

信息来源:南方+、青春罗湖,封面苏顺清 摄
统筹整理:新时代新罗湖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