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由深圳市演出行业协会牵头,大鹏新区文化人士创作,大鹏鹏声粤剧团演出的原创大型情景剧《刘黑仔》在大鹏新区葵涌文体中心首演。
《刘黑仔》
生动再现了抗日英雄刘黑仔
短暂而英勇一生
融入了本土文化
歌颂了
大鹏半岛人民
“忧天下、担道义”
的传统美德
刘黑仔
原名刘锦进,是地地道道的大鹏人,1919年出生在大鹏所城东北村东门巷6号,193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屡立奇功。因其常常使用一支法制20响驳壳枪,在战斗中练就了一手好枪法,百发百中,而得“神枪手”美名,还被东江纵队机关报《前进报》称为“孤胆英雄”。刘黑仔1946年5月在韶关南雄县牺牲,上世纪80年代他的陵墓被迁回故乡。
刘黑仔不仅在香港、深圳等地闻名,在北京卢沟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专题介绍的中国100位抗日英雄中有两人来自广东省,其一就是刘黑仔,另一位是东江纵队领导人曾生。
近年来,大鹏新区文化人士积极整理、挖掘刘黑仔的英雄事迹,罗育灿与薛丁奎及大鹏鹏声粤剧团团长肖春生合作编写了粤剧《抗日英雄刘黑仔》,2012年4月首演以来,曾荣获深圳市第五届粤剧节银奖、首届深圳市新世纪粤剧粤曲新作新人邀请赛银奖。刘黑仔的英雄形象也常常出现在银幕上,先后有2014年播出的电视剧《东江英雄刘黑仔》、2017年上映的电影《明月几时有》。
同时,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在刘黑仔旧居打造了刘黑仔纪念馆,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结构,保留建筑细节的基础上,采用艺术化手法,再现了刘黑仔生平及英雄事迹。刘黑仔旧居还被列入深圳市“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之一。
# 此次首演的《刘黑仔》共6场 #
《救火得美名》讲述了刘黑仔从小智勇双全。
《智端土匪窝》描述了刘黑仔以8人战胜土匪60人。
《活捉日东条》写的是刘黑仔活捉日本高级特务的故事。
《营救文化人》是讲刘黑仔参与了“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
《夜袭日机场》表现的是刘黑仔为营救美军飞行员,引开围山日军,最后五人炸掉了香港启德机场。
《永恒的怀念》表达的是东纵后人及获救的美军飞行员后人前往大鹏烈士陵园拜祭刘黑仔的感人场面。
作为编剧之一的罗育灿表示,全剧以真人真事为基础,以舞台剧方式,再现了刘黑仔的生平,还原了一位真实的英雄人物形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整部剧中融入了大鹏山歌等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充满地方特色,用浓郁的乡情讲述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据了解,首演后,《刘黑仔》还将在全市巡演,并可能通过深圳市演出行业协会向全省,甚至全国推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