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洋灾害概况及应急防御措施建议

广东自然资源
+ 订阅

广州海洋灾害主要为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和海浪灾害,以风暴潮为主,暴潮巨浪主要影响南沙区海岸。近10年内,2017年“天鸽”和2018年“山竹”两个台风给广州带来较大的影响和经济损失。

广州位于珠江口喇叭地形的顶端,潮能容易聚集。台风容易引起风暴增水,同时还受暴雨和上游洪水的叠加影响,一旦发生风暴潮、天文大潮和洪水“三碰头现象”,广州沿岸会出现较高的潮位。广州海域年平均潮位75cm(85高程),有记录以来最高潮位393.4cm(85高程,由台风“山竹”引发)。风暴潮潮位空间差异一般不大,通常在30cm以内。台风期间,风暴潮主要影响海岸,但受风暴潮上溯、顶托的影响,珠江上游洪水排海受到阻滞,珠江口河网区易发生内涝。

海浪(包括涌浪和风浪)对广州沿海影响有限。广州海域水深多浅于10m,且受珠江口外围众多岛屿的影响,外海涌浪到达广州海域时能量几乎消耗殆尽,以局地风浪为主,年平均波高小于0.3m,有记录以来最大浪高2.13m(也是由台风“山竹”引发的)。只有在受热带气旋影响期间,可能出现超过1.0m以上浪高,但因风区和水深有限,仅在强台风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正面影响广州时(惠州至阳江一带登陆),才可能出现达到2m以上的波高。“天鸽”、“山竹”期间广州观测到的最大有效波高为2.1m,且进入珠江口门以后,浪高迅速减小至1.0m以下。

防御措施和建议

(一)受台风影响,注意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以及查收预警报信息等,及时了解风暴潮和海浪预警报。

(二)加固防波堤、水闸、港口码头等工程设施。

(三)船只回港口停泊,船上人员撤离到岸上。

(四)轮渡、海水浴场、海上观光等都必须停止,海边游玩的人员要及时远离岸边,不要到海边钓鱼、观浪看潮等。

(五)离开海边低洼地方。


【通讯员: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徐光平】

粤自然小编团队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