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周末终于要来啦!
小伙伴们逛街出游的不二之选
非猎德涌碧道莫属
作为“最美巡河路线”之—
在这里,你不仅能
看文化、看历史、看生态
因其临近天汇广场、优托邦时光等商场
还可以顺便“逛吃逛吃”哦!
TRAVEL
游览路线推荐
猎德涌花城大道以南段碧道
临江大道与猎德涌交点(猎德涌右岸)——猎水桥(猎德涌右岸)——猎德涌观景阁(花城大道南侧猎德涌右岸)——猎德涌龙舟广场(花城大道南侧猎德涌左岸)——猎水桥(猎德涌左岸)——临江大道与猎德涌交点(猎德涌左岸)
看文化
猎德涌航拍(图/ 梁怿韬)
猎德涌总长度5.1公里
明涌长度4.3公里
暗涌长度0.8公里
起源于华南理工大学西湖
自北向南途径
五山文教区、天河北商务区、珠江新城
在猎德村汇入珠江前航道
是天河区唯一流经CBD的河涌
流域面积16平方公里,属于感潮河涌,河涌宽度6-45米,堤防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现有市级河长1名、区级河长1名、街级河长5名、村(居)级河长10名。
带电子屏的智慧灯杆
水质和河长公示牌随处可见
河涌堤岸,雕刻式文化栏杆
接连着滨水漫道
岸边广府民居传统建筑特色的“镬耳屋”
亲水平台间、曲径通幽处
由一个“迷你”滨水公园连接
2020年
猎德涌达到IV类水质
猎德涌碧道两岸重现
“猎水通津,玉带缠腰”的秀美景色
与其CBD核心区
和城市客厅地位相得益彰
努力实现河涌“秀水长清”
是广州治水、是天河治水的缩影
看历史
猎德涌史称猎水,从猎德村中流过,汇入珠江,恰如“玉带缠腰”。此外,历史上科甲涌、潭村涌、良涌、石涌等10多条小涌,或流入猎水,或汇入珠江,涌上舟楫往来,岸边埠头处处。
猎德涌,近处是埠头,对岸是西浦大街的李氏宗祠。(1947年摄)
猎德东村水闸门额刻“猎水通津”,牌坊内是埗头和猎德涌。(1947年摄)
古代猎德一涌两岸没有桥梁连接
靠小船撑渡
民国至今先后有6次建桥
大冲社木桥,右侧是西村的康宁米机厂。(1947年摄)
猎德桥(1991年摄)
猎德桥(2004年摄)
猎水桥(2011年摄)
如今的猎德桥
河更清,水更美!
猎德涌清澈见底(2021年摄)
看生态
猎德涌治理前后对比
猎德涌黑臭水体整治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
探索践行“12345”黑臭水体治理思路
做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猎德涌治理前后对比
确保雨水、污水各行其道
实现污水全收集
以海绵城市建设缓解沿线内涝压力
利用大观净水厂中水作为源头补水水源
提升河涌生态自净能力
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
……
猎德涌治理前后对比
猎德涌治理特色
不调水:补水水源停止从珠江调水,调整为就近利用大观净水厂尾水;
降水位:实现河流低水位运行,修复河床,让阳光透过河床,为自然生态留足自净恢复空间;
少清淤:注重流域生态健康,维护岸线自然状态,推进岸边带生态修复,逐步实施硬质岸线生态化改造。
维护岸线自然状态,推进岸边带生态修复。
猎德涌碧道的建设
结合猎德村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
弘扬岭南水乡文化
青石板路、廊桥、堤岸文化栏杆
景观花池、猎德龙舟、猎德鼓
这些文化元素随处可见
……
重现“猎水通津,玉带缠腰”的秀美景色
能跑、能逛、能吃、能买
有文化,有历史,有优美的环境
猎德涌已成为天河CBD中一道
岭南风味的靓丽风景线
快来猎德涌碧道体验
广州这座老城的新活力吧!
#
“出行交通指南
猎德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方便
地铁
乘坐地铁5号线,B出口下车。
公交
· 乘坐公交40路、886路、901A路、观光2路,在“珠江公园南门”站下车。
· 如想前往猎德涌珠江口处的地标 “碧水妙音”,可乘坐公交44路、138路、293路、499路、886路,在“临江大道中”站下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