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校长齐聚惠州,探讨学生素养包容性评价改革

惠城发布
+ 订阅

5月21~22日,“基于全球胜任力的学生素养包容性评价改革”校长论坛在惠州市惠城区京师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广东各地及广西、海南、湖南、山东等地的教育专家、校长、骨干教师约200人参与了此次盛会,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包容性评价改革如何进行。

在论坛上,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的经验介绍和观点碰撞。广东教育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刘晓明作了《越过高山见平川——关于学生素养包容性评价改革的若干思考学生包容性评价改革的思考》专题报告,对学生素养评价改革的全局性意义、评价改革滞阻的主要社会背景、包容性评价的基本框架等进行了阐述;惠州市惠城区京师实验小学校长谢承志就该校包容性学生评价改革经验进行了介绍,对该校采取的包容性评价和多元评价方式、课程建设和开放、评价改革等心得进行了分享;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柳夕浪讲了《学习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几点体会》,解读教育评价改革政策,指出了当前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弊端,也指出了科学化评价的努力方向。李玲、范刚、熊伟、周卫锋、梅霞等5名校长在校长沙龙时作了发言,就包容性评价改革进行了观点碰撞,并与现场嘉宾进行互动,气氛十分热烈。参会人员还参观了惠州市惠城区京师实验小学包容性学生评价改革成果展,进入课堂听课,近距离感受该校的育人特色。

该活动由广东教育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未来世界,需要一大批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推动人类共同和谐发展。当下,培养具有世界格局、通用能力和未来视野的人才已成为共识,如何通过包容性评价改革修正学生的思想境界、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成为重要的热点话题。”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此,广东教育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了此次“基于全球胜任力的学生素养包容性评价改革”校长论坛,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和校长,就包容性评价改革的政策解读、理论内涵、实践探索等进行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

据介绍,此次活动之所以在京师实验小学举行,是因为主办方对该校学生评价改革成果的认可。惠州市惠城区京师实验小学(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惠州附属学校)自2005年创办以来,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依据,提出学生基础性发展评价体系。该校采取包容性评价和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等六个维度进行评价,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评价体制中存在单一性与片面性的问题,全面促进学生全人格成长,培养并鼓励学生争做健康幸福的21世纪公民。

来源:惠州头条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林奶花 通讯员温军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