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是推动产业转型、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东莞始终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组成,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被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位于东莞横沥镇的职校城。
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东莞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和方式,将工匠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德技兼备的高技能人才培养。
把握时代发展趋势,适应湾区产业升级需求,东莞不断推动产教融合由表及里,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多样化路径,打造东莞职教的发展样本。
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引源头活水蓄发展动能,东莞扎实推进强师工程,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职业教育人才队伍。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优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东莞职业教育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打通升学和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让学生昂首走出去。
当前,作为湾区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东莞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东莞教育更是紧扣“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价值追求,抓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度聚焦教育现代化,东莞职业教育也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上。与湾区共荣,东莞职业教育未来可期。
关键词:
学生发展
拓多元成才渠道 升学就业“两开花”
2018年夏天,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15级学生邓雄辉刚毕业,就被聘为大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机器人应用工程师兼主管。三年级时,他在校企合作的威杰专班学习,实习期间就被大研自动化派到日本电产公司,1个人就维护了近100台机器人设备。
尽管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得到跨越式发展,但不少人对职业教育的选择仍受传统观念影响。直面学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焦点,东莞职业教育将“读中职也可以成才”,作为育人目标和路径。
面对复杂的生源结构,东莞职业教育结合新时代发展趋势,通过发挥校企协同育人的资源整合能力,不断拓宽升学就业渠道,构筑多元成才立交桥。
作为广东省代表,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16级学生朱文斌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拿下汽车钣金赛项二等奖。如今的他在东莞市仁孚奔驰担任汽车钣金修复中工职位,与无数校友一起,在东莞汽车产业的各大岗位发光发热。
专业技能是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的特质和灵魂,而职业技能大赛正是一种有效的实训模式。以技能为载体,通过实实在在的“演武场”锻炼学生实操能力,了解行业前沿知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各职校借技能大赛的东风推动专业建设,优化专业教学,推进课程改革,将大赛文化融入人才培养。
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实操课堂
近年来,东莞职教学子代表全市参加省赛、国赛,过五关斩六将,展现出卓越的职业专业技能、综合职业素养和技能实践自信。据统计,2016—2020年东莞共捧回10项国赛一等奖和155项省赛一等奖,成为各种技能大赛舞台的闪耀星光。
“一证在手,就业不愁”。2019年“1+X证书”(“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启动试点。有教育界人士认为,这一探索旨在实现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融合,一方面为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制度基础,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
据了解,目前东莞市共有两所中职学校被认定为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其中,东莞理工学校与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悬架与转向》(初级)证书;市经济贸易学校分别与北京鸿科经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网店运营推广》(初级)证书和《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初级)证书。2020年,东莞共有11所中职学校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此外,东莞各职校还通过订单培养(企业专班)、校园招聘、学校推荐、自主就业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就业。数据显示,2020年,东莞高职院校毕业生共12104人,成功就业学生11119人,就业率达91.19%;东莞中职学校毕业生共18202人,成功就业(含升学)学生18110人,就业率达99.49%。东莞技工学校毕业生共7958人,成功就业7560人,就业率达95%。
5月,东莞职业教育喜讯频传,多所中职学校在今年广东省春季高考中斩获佳绩。今年共有78名中职毕业生通过“3+技能证书”考试升入本科院校就读,占全省本科院校录取总人数的12.8%。
其中,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2018级高考班103名“3+证书”考生全部专科上线,本科上线人数34人;东莞理工学校共有416人达到“3+证书”本科线,17位学子成功考上本科院校;东莞市轻工业学校16名学生被公办本科院校录取,近4年该校累计被公办本科院校录取的学生已达54人。
机器人操作实训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不断升级,各行各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地位被进一步明确,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升学并重。2018年开始,广东省部分院校开始开展“中职升本试点”工作,此后不断扩大中职生的本科试点专业、试点院校和招生人数。目前,中职学生升学途径主要包括“3+证书”、高职高考、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中高职、“三二分段”等。
升学渠道不断拓宽,搭建起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近年来东莞中职毕业生升学人数不断增加。据统计,2020年全市中职毕业生中成功升入高一级院校就读的共8089人,与上一年相比,升学人数增加了499人,升学率提升3.55%;与2016年相比,升学人数增加了3853人,增幅达91%。
东莞职校也根据各自实际,为学生升学架桥铺路。作为东莞市中职教育龙头校,东莞理工学校生源素质普遍偏高,学生升学意愿强。多年来,学校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校企合作,夯实学生专业技能,开足开齐开好文化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来自校方数据,东莞理工学校2018级学生共2076人,其中选择通过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培养转段考试升学445人,参加高职高考升学1399人,因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成绩优异免试升学15人。
目前,除“3+证书”高考升学外,东莞从2010年开始举办“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培养工作。2020年,共有16所中职学校的46个专业与省内的30所高职院校实施“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培养,共招生5335人,开办的专业基本覆盖东莞的主要产业。
更多精彩报道,点击查看专题:
【采写】林群贤 黄婷
【摄影】孙俊杰(部分为学校供图)
【来源】南方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