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震中大理漾濞:村民一晚搬6次,救援队余震中彻夜搜救

南方探针
+ 订阅

直击震中大理漾濞:村民一晚搬6次,救援队余震中彻夜搜救

5月22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地震秀岭村,救援队在海拔2300多米的高山空地上搭起帐篷,安置震后受灾的村民。

据统计,5月21日20时56分起至5月22日07时00分,漾濞县连续发生地震398次,其中4.0级以上13次,最大震级6.4级。

村民们向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表示,经历一夜的地动山摇,许多房屋墙面开裂,不少土房轰然倒塌。回忆起避难情形,村民们不免落泪。

5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秀岭村安置区。

5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秀岭村安置区。

地震突袭,村民房屋坍塌

5月21日,地震来临时,57岁的窦泽兰和丈夫正在家里带孙子孙女,两人抱起小孩就往外跑,什么东西都没拿。他们逃出后,自家的两层土房轰然坍塌。

“墙倒了,屋顶一片瓦片都没剩,房子也全倒了。” 窦泽兰抹着眼泪说,自家的老房建了三四十年,一场地震,所有家什都摔坏了,“当时只顾得上孩子的安全,顾不上家了”。

5月22日,救援队在为受灾群众搭建帐篷。

事实上,因此次地震造成的房屋震裂乃至倒塌的情况,不止窦泽兰这一户。记者在前往震中秀岭村的路上,看到部分瓦房出现大面积裂缝,土房倒塌成一片废墟。安置点不远处的山坡上,绽开了十余米长的地震裂缝。

5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秀岭村安置区,灾区食物紧缺,小女孩几次婉拒了救援队送来的食物

“昨晚大地震时,砖石瓦片噼里啪啦往下掉,那些房子就跟着开裂、倒塌。”秀岭村村民赵新琴回忆着。之后,赵新琴趁着余震较弱时,回家抱上铺盖到露天的空地上休息,却彻夜难眠。余震频繁袭来,她只能不停地换空地休息。“好不容易找个空地,但地震一来就震裂了,换一个地方又震裂,一个晚上搬了6次地方。”

地震突袭那一刻,50岁的杨绍美独自在家,她完全被吓到了。“房子歪来倒去,我也跟着猛烈摇晃,只能急忙跑到院子里。”杨绍美说,自己的丈夫在村委会工作,两个孩子都在外地,一时半会都没法回来。慌乱无助的她,连夜跟姐姐躲到公路上避难,她们夜里一刻都不敢闭眼,担心还会有地震随时来袭。

“在大理生活了半辈子,从来没经历过这样大的地震。”回忆起昨晚的地震情形,杨绍美的泪水涌出了眼眶,“幸好有救援队来了,看到他们到来,我的心里也稳了下来。”

5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秀岭村安置区,受灾群众在生火做饭

救援队余震中彻夜搜救

22日零时许,救援队伍抵达大理州漾濞县震中秀岭村。秀岭村位于海拔2300多米的高山间,山路陡峭难行,据救援队伍回忆,他们在行进的过程中,步伐伴随着余震剧烈摇晃,不时还会有山石滚落的危险。

5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秀岭村处于这次地震震中地段,部分房屋一整面墙倒塌,家中一片狼藉。

“地随时在晃动,搜救过程中屋顶瓦片‘啪啪’地在我们面前掉下来。”其中一名现场救援队员向记者回忆道,在一片漆黑中,救援队员冒险上山搜救,靠着头顶照明灯的微弱亮光,挨家挨户摸黑排查。

现场一名救援队队长称,他们负责该村85户人的房屋隐患排查,搜查有无人员被困和伤亡。“村民多数住的是土房,经不起地震折腾。在震中看到的房子大部分出现严重的裂痕,震成了危房,还有不少坍塌了。”

5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秀岭村,安置区里,小女孩依偎在爷爷身旁。

山摇晃了一夜,救援队从夜里12时走到清晨5时许,余震也渐渐减少了。22日上午,秀岭村村民全部被转移到了安置点。所幸,除了小部分村民有着轻微的擦伤,并无重大伤亡。

秀岭村所在的高山,海拔高、平地少,居民点较为分散,散落在山上各处,这也给救援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为此,救援队在不同片区集中设置了安置点。在搭建安置帐篷时,救援队还需避开电线和较高的房屋等,以防余震来临时发生倾轧、倒塌的危险。

5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秀岭村安置区,饭后的梅梦懿依偎在母亲怀里。

“不少村民的房子变成危房,救灾帐篷是他们目前唯一能遮风避雨的地方,我们还是要尽力安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前述救援队队长表示。

在集中安置好村民后,救援队伍还安排了部分搜救队员前往村民家中,帮忙搬出一些贵重物品和生活必需品,以保障村民在安置点的生活物资充足。“把村民的锅、米等扛出来,起码他们还能自己煮些米饭吃。”

5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秀岭村安置区,受灾群众在吃晚餐。

救援队的尽心尽力,村民们都看在眼里。救援队给受灾村民送上饭菜时,村民们大多推让,都想先给辛苦的救援人员吃,几番来回才肯接下饭菜。

一直奋战到22日下午三时许,数名救援队员才能短暂地休息一番,他们都累得在山坡上就地而睡、稍作歇息。“赶紧吃完饭,还得赶去下一个安置点,搭建20多个帐篷。”

5月22日,在地震中,受到惊吓的小黑躲在主人身旁。

入夜,余震渐频,救援队的橙色身影依然穿梭在各个安置点间。凉风再起,杨绍美望着家的方向,挂念在山里圈养的猪和牛,但她一步也不敢离开。“现在还有余震,还是先保障自身安全更为重要。”

【记者】欧楚欣

【摄影】吴明

【剪辑】王良珏

【后方联动】曹嫒嫒 石磊 实习生 杨琼

编辑 佘余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