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为啥那么好吃?让看着香、学得会的《吃的江湖》告诉你!

南方+ 记者


封面

“食在广州”已经是全国人民的共识。最近,一个叫“辉尝好吃”的美食公号频频在广州老饕们的朋友圈中刷屏,公号的主人林卫辉曾担任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沸腾吧火锅》美食顾问。著名导演陈晓卿这样评价他:“生活里卫辉兄一人分饰两角,一面重义好客,席上永远有他高频次高频率的笑声;另一面雅食独慎,沉浸于自己的食物考据,自得其乐。”国际美食评委蔡昊评价作者在“吃”与“写”上的认真:“在这个网红时代,大多数人愿意用耳朵去‘吃饭’,却少有像他这样的大忙人,花大量时间用心‘吃饭’。他会抽丝剥茧,加以大量的佐证、典故和数据,传统、市井却又科学地叙述每一道真味。”而以他的公号文章结集而成的新书《吃的江湖》,甫一出版,即为他在2021年4月28日举行的凤凰网美食盛典上,获得“年度美食作家”殊荣。

林卫辉是谁?他凭什么就“突然之间”成为了一个美食家?2021年5月22日下午,该书首发式在广州方所书店举行,作者为大家揭开了这个谜。

本书内文

林卫辉原本是一名法学博士,是美食家蔡澜的潮汕老乡。因为“从小好吃”,而且当医生的父亲擅长烹饪,经常在家里变着法子做各种好吃的,耳濡目染之下,他也喜欢起琢磨美味来。他搜罗了100多种古代关于美食的书,啃完了还是觉得不明所以。七年前,林卫辉偶然看到世界知名的食物化学权威哈洛德·马基的《食物与烹饪》 时,知道了美食科学原来还是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食品工程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有关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受此启发,他在打通中国文化与西方美食科学的基础上,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美食江湖。

本书内文

“民以食为天”,每天最重要的事,大概就是吃什么了。有人戏称人生的三大难题就是“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如果有一本书可以作为觅食指南、美食科普和生活方式提案,关于吃的难题或许就可以迎刃而解。林卫辉的这本《吃的江湖》兼具见识和文笔,带读者领略笔下盛宴、风生水起。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上百种亲口品尝过的美食以及国内外多家知名餐厅,记录了自己多年来对美食、厨师、食肆等多角度的切身观察,带领读者置身四海美食盛宴。在《吃的江湖》一书中,作者不仅介绍了许多高端菜式和食材,也有不少家常菜式,例如广东人再熟悉不过的烧鹅、老火靓汤、烤乳猪、潮汕蚝烙等尽收笔下。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在书中,作者既写出了食物怎么做才能好吃,又对背后原理娓娓道来,让读者不仅“看着香”,还“学得会”。例如作者写老火靓汤,分析了其鲜味来源是猪肉、鸡肉、猪骨、猪内脏提供的谷氨酸和鱼肉提供的核苷酸之间的结合,故而味道鲜美异常;写烤乳猪,他清晰地指出婚宴上的乳猪之所以普遍不好吃,是因为考虑上菜方便而提前烤制,久置后乳猪皮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自然就由酥脆变硬了;写韭菜,他分析韭菜不宜炒过火,是因为韭菜中的香气来自于硫化物,一旦过火,硫化物就遇热挥发,散失殆尽。

活动现场


“我想让大家明白普通食材的特点,知道怎么烹饪和美食背后的科学,让大众自己就可以在家里享受美食,从中认知到美食带给我们的乐趣。”作者表示,这便是他写作的初衷。

为了让读者充分感受《吃的江湖》一书的魅力,广东人民出版社还邀请了著名美食摄影师何文安,结合书中内容精心拍摄100多幅精美照片,以裸脊线装、全彩印刷工艺尽显图片中的美食肌理,并特邀著名漫画家林帝浣(小林漫画)手绘封面图及题写书名,使《吃的江湖》在烟火气之外又平添不少文艺气质,成为美食爱好者、餐饮从业者、热爱生活人士的手边必备书。

【记者】陈小庚

编辑 李杰伦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