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强大的消费活力,上海始终是知名品牌拓展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市场的第一站。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20下半年,上海新增首店品牌超500家(不含快闪店)。不少知名品牌在上海的“首店”开张即热门,火爆“首店现象”成为这座城市特有的风景。
首店经济显著增长 餐饮起到“引擎”作用
上海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城市,国际化程度非常高,上海人民愿意尝试新的东西。国际品牌想进入中国市场第一站选择上海顺理成章。
国际品牌在上海迅速成为人气大热门的同时,也助力营造了这座城市更加包容开放的营商环境,并吸引了更多本土品牌来沪发展,希望以上海为立足点,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
今年五一小长假,许多家沪上餐饮“首店”生意火爆。其中23年老牌的正统湘菜“炊烟小炒黄牛肉”(如下,简称“炊烟”)刷新了上海餐饮打榜速度:炊烟上海首店环球港店5月1日试营业首日,就有顾客排队6小时只为吃上正统的湘菜;5月2日从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连续12个小时排队不间断;5月3日清晨登顶上海湘菜热门榜第一名;“长沙湘菜排队王”到上海,创下2天上榜第一的记录。
从首店的落脚点来看,商圈头部效应日益显著,新天地、BFC外滩金融中心、环球港、港汇恒隆广场等重点购物中心占据了上海首店择址主要份额。2020年上海多举措提振消费,以炊烟上海环球港店为代表的首店、首发经济增长明显。作为购物中心拉动客流的抓手,餐饮的引擎作用再次得到充分体现。
不入乡随俗的“倔强”基于消费者心声
上海市场,你来我往。一时的爆火不代表能持续成功。身处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世界里,过硬的实力从来都是反脆弱的利器,部分品牌正是在将单店爆红延续为品牌长红的过程中发展成为经典。
外来品牌在上海如何做到人气“长红”?对于消费者而言,那些知名品牌的首店不过是“熟悉的陌生人”,它们要尽量符合消费者心中既有期待,或贴近消费者心中曾经的美好,不产生体验落差。也因此原汁原味就是这些经典品牌跨地域首店新开恪守的第一要素。
炊烟扎根长沙,走在长沙闹市街头,人们随意就能看到炊烟小炒黄牛肉的店招牌。作为知名旅游城市和娱乐之都,长沙将炊烟带到了全国,甚至世界。2018年,炊烟小炒黄牛肉在美国纽约被呈上联合国总部宴会餐桌,受到联合国官员及各国嘉宾的高度关注与好评。2020年1月,炊烟小炒黄牛肉,成为湖南卫视2020年春晚年夜饭指定湘菜 ,2020年7月成为湖南卫视《中餐厅》指定湘菜。
如何将其高辨识度的原生地域特色带出湖南,是炊烟入沪后的一个重要选择。经典湘菜品牌炊烟决定“不改湖南味”,将正统湘菜带到湖南,这份看似不入乡随俗的“倔强”正源于消费者的心声。
据炊烟上海首店环球港店一位店员分享,5月1日营业当天,炊烟上海首店环球港店内热闹非常,那道经典的炊烟小炒黄牛肉成为了必点菜。有位家乡在湖南常德,现在上海定居的顾客用餐后直接和店员说,“好久没在上海吃到这么正宗的湖南味了,湘菜就不应该改味道。”
“正统湘菜,不改湖南味”
炊烟也纠结过进入上海市场后,是否要将湘菜改良?但消费者的反馈坚定了他们保持原味的信心。5月2日的顾客中,有一对上海本地老夫妇。据这位先生表示,她的女儿2年前去长沙旅游时,就打卡过当地的炊烟小炒黄牛肉旗舰店,回来后念念不忘,如今看到炊烟来上海开店,她就立刻推荐爸妈来品尝好吃的湘菜。
食材精挑细选,才能保证本土味道。据炊烟相关负责人介绍,炊烟上海首店环球港店内所有食材都是由湖南长沙统一采购而来,“包括这道小炒黄牛肉里面的牛肉、绣球菌,甚至调味用的大蒜。”炊烟目前在上海首店的50余位团队成员也均从长沙直营店中选拔而出,力求为上海顾客提供湖南式的贴心服务。
中商统计结果显示,上海首店品牌样本主要涵盖餐饮、零售、娱乐、服务四大业态,其中餐饮品牌占半壁江山。首店大热现象背后是上海餐饮行业的激烈竞争,而炊烟于试营业不到两周就位列上海美食热门榜前3,即便身为“长沙湘菜排队王”,炊烟被上海消费者所喜爱的速度还是让市场感到惊讶。良好的开局来之不易,如果能在上海市场站稳脚跟,将更有助于餐饮品牌将火热人气带到更多地区,这也是炊烟将上海作为升级发展首站的原因。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黄文展
初审:柯柱基
审核:杨永新
来源:人民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