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谐音“我爱你”。
5月20日这天,成为不少恋人倾诉爱意的佳期。
在江门,不少夫妻档在各自的“战场”共同坚守。他们以奋斗拼搏书写浪漫爱情,在相守相惜中诠释真心。从情投意合到志同道合,你我齐头并进,彼此旗鼓相当。
每年“520”只有一天,“我爱你”却是一生。
距离是考卷,我们的爱是满分答案
异地8年的相守,跨越206公里的思念
他们常年聚少离多,异地8年,往返次数叠加起来有300余次,耗时将近1800多个小时。但是他们将心意化作行动,守护真挚爱情,走进婚姻殿堂。
这对年轻夫妇,丈夫黄嘉成是江门蓬江供电局工程建设部配网项目管理员,妻子杨瑞婷是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神经内科护士。一个是电网工程的建设者,一个是默默奉献的白衣天使;一个在江门,一个在惠州,相距206公里。
杨瑞婷说:“从最初相遇、相识到相恋,虽然吵过、哭过,却终究熬过了8年异地恋,也更加珍惜彼此了。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但他总会用行动给我一份安心。”
“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但改变不了我们坚守爱情的心。”这是丈夫黄嘉成对妻子的表白。
黄嘉成与杨瑞婷。
他在北方守国门,她在南方护边境
她是张焕燃,是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江门边检站的一名移民管理警察。
他是王俊哲,目前驻守在离江门3000公里外的解放军北部战区某部。
每年,他们最多只有2到3次相聚机会。
在“520”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张焕燃和爱人王俊哲为了国门和边境安全,分别坚守在祖国的南方和北方,在相距三千多公里的南北国门线上眺望边关,用奉献与坚守诠释着爱的含义。
作为曾经的军人,张焕燃深深明白王俊哲肩负的责任使命,把对他深深的爱转化到他的吃穿用度上。怕他那里太过寒冷,就给他寄厚厚的保暖绒衣;怕他一到冬天就会长冻疮,就给寄疗效好的冻疮膏;怕他照顾不好自己,就给他寄全套的生活用品……军嫂一颗红心,莫过于此。
而每当王俊哲休假来到张焕燃单位的时候,张焕燃都会“长肉”,那是因为王俊哲每天都会精心准备一日三餐,把来江门买菜做饭当成每次休假的日常。他总说,平时爱人陪伴的时间太少了,一定要珍惜相聚的时光照顾好张焕燃。
张焕燃与王俊哲。
所有坚守,都奔向团圆
“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子女。”这是退役军人、江门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周拥军和江门市税务局工作人员程月霞夫妇的育儿理念。
多年前,为了让军人丈夫安心在海岛服役,陈月霞总是指着大海对女儿说:“虽然你爸爸不在你身边,但是你要为爸爸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他是一个舍小家顾大家的军人。”
2017年,转业到江门工作的周拥军终于一家团聚,他也为家庭倾注更多爱意。“女儿从小跟随着母亲,我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现在我要补偿这一切。父母是儿女一生的好榜样,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让儿女们看到,让他们去评定。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周拥军说。
周拥军与程月霞一家。
同守一座城,共爱一个家
“一个家,两个神经病”
“一个家,两个神经病。”面对朋友,他们总是这样自我调侃。
丈夫罗江兵和妻子任庆华分别是江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和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身处急危重症病人极多的两个科室,夫妻二人经常在科室会诊中见面,讨论完病人的诊疗方案后,便各自忙碌。
偶尔一人上日班,另一人上夜班,也会上演“擦身而过”。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罗江兵经常整夜加班做手术,夫妻俩几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疫情期间,二人毅然报名参加抗疫。作为有着24年党龄的中共党员,任庆华更是成了支援湖北的预备队员,随时准备出发。国内疫情得到阶段性控制后,在防疫常态化的重要环节,罗江兵坚持在发热门诊轮值,任庆华则积极参加下基层义诊、科普教学。
“作为医生,病人恢复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夫妻俩表示,这也是他们这个小家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
罗江兵和任庆华。
把爱镌刻在警徽上
他叫黄国辉,是新会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检查员;她叫彭丽,是新会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检查员。
作为移民警察,黄国辉和彭丽把心中浓浓的爱意与牵挂,小心折好,藏进警装,把最美好的爱情化为工作动力。
如今,他们是夫妻,是同行,亦是边检民警,多重身份时时刻刻提醒着彼此,前行的路上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夫妻俩坚持在一线战斗,他们用爱支撑着“小”家,用责任捍卫着“大”家。得知需要支援拱北,夫妻俩积极报名。
为了更好去支援,夫妻俩还把年仅2岁的孩子送回了老家。没有哪一个母亲愿意和孩子分离,只因穿了这身警服,便更能深切体会警服上那枚熠熠生辉的警徽所承载的意义。
黄国辉和彭丽一家。
最浪漫的事,就是一起当义工
去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迅猛蔓延。刘倩雯作为江门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废寝忘食,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刘倩雯的丈夫是该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梁焯辉。在武汉需要支援时,作为中共党员的夫妻俩都主动报名。当时梁焯辉对妻子说:“如果我们可以被选中,一起去武汉抗疫,那肯定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
虽然他们最终没有圆到“援鄂梦”,但刘倩雯依然坚持在医院感染科病房进行抗疫工作,梁焯辉则经常参与发热门诊的值班。
刘倩雯每天工作繁重,加班已成习惯,面对着五花八门的问题;梁焯辉是科室的技术骨干以及二值,也经常需要回院加班,遇到棘手的问题也不少。每当任何一方遇到困难、灰心丧气时,另一方都会献计帮忙、鼓励开导,争取共同进步。由于经常交错值班,所以中午能够一起吃吃饭、见见面,就已经很满足了。
业余时间,他们都会积极参加党员义工活动。“我们觉得最浪漫的事,就是能够一起去当义工,一起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刘倩雯笑着说。
梁焯辉和刘倩雯。
夫妻联袂抗疫一线,彰显“最美家庭”的温度
“加油!保护好身体。”“照顾好自己,平安归来”。这是一对夫妻间平时说得最多的话。
这对夫妻,丈夫全晓亮是鹤山市公安局监督室的民警,妻子王雪萍是鹤山市桃源镇卫生院妇产科的护士。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夫妻俩主动请缨,冲在了抗疫最前线。
在疫情期间,全晓亮坚守岗位,到各基层一线单位和疫情安保重要出入卡点进行检查督导。有时到了凌晨,在大雁山联合检疫站点、江门大道北联合检疫站点也能见到了全晓亮忙碌的身影。
王雪萍则主动向单位请缨,参加鹤山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医疗组工作,后被派驻到疫情防治定点医院(鹤山市人民医院)急诊发热中心工作。
这对人民卫士和白衣天使夫妻,能舍小家、顾大家,并肩作战,冲在抗疫最前线,默默守护平安家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全晓亮和王雪萍一家。
【策划】戴惠甜
【撰文】叶芷晴 黄烨倩 张泳渝 任龙
【通讯员】钟艳珍 周倩影 陈浩棋 刘璐瑶 王飞龙 曾冬怡 朱强
【图片】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